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8页 |
·磁流变减振器设计 | 第11-13页 |
·磁流变减振器建模 | 第13-15页 |
·基于磁流变减振器的半主动悬架控制 | 第15-18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磁流变减振器多目标优化设计 | 第18-19页 |
·磁流变减振器参数化模型研究 | 第19页 |
·基于磁流变减振器的半主动悬架控制系统研究 | 第19页 |
·论文研究思路 | 第19-21页 |
第2章 磁流变减振器结构设计 | 第21-37页 |
·设计目标与方案分析 | 第21-23页 |
·设计目标 | 第21页 |
·设计方案 | 第21-23页 |
·用于设计的磁流变减振器数学模型 | 第23-26页 |
·动力特性数学模型 | 第23-24页 |
·磁路特性数学模型 | 第24-26页 |
·参数敏感度分析 | 第26-28页 |
·优化设计模型 | 第28-30页 |
·设计变量 | 第28-29页 |
·优化目标函数 | 第29页 |
·线性约束条件 | 第29页 |
·非线性约束条件 | 第29-30页 |
·模型标准形式 | 第30页 |
·磁流变减振器多目标优化设计 | 第30-34页 |
·优化方法的选择 | 第30-31页 |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实例 | 第31-33页 |
·磁流变减振器线圈参数研究 | 第33-34页 |
·试验验证 | 第34-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磁流变减振器模型研究 | 第37-49页 |
·磁流变减振器实验研究 | 第37-39页 |
·实验方案 | 第37-38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8-39页 |
·修正Backlash滞环模型研究 | 第39-48页 |
·磁流变减振器滞环模型分析 | 第39页 |
·非线性Backlash模型研究 | 第39-40页 |
·修正Backlash滞环模型提出 | 第40-43页 |
·修正Backlash滞环模型参数识别 | 第43-46页 |
·模型验证 | 第46-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基于磁流变减振器的半主动悬架系统研究 | 第49-90页 |
·引言 | 第49-54页 |
·车辆模型 | 第49-52页 |
·悬架平顺性评价指标 | 第52-53页 |
·汽车半主动悬架控制系统 | 第53-54页 |
·磁流变减振器控制策略研究 | 第54-69页 |
·反馈线性化控制策略 | 第54-57页 |
·神经网络逆模型控制策略 | 第57-63页 |
·Sigmoid逆模型控制策略 | 第63-68页 |
·控制策略的比较分析 | 第68-69页 |
·半主动悬架控制策略研究 | 第69-80页 |
·开关型负刚度半主动控制策略研究 | 第69-76页 |
·连续型负刚度半主动控制策略研究 | 第76-80页 |
·基于磁流变减振器的半主动悬架系统仿真 | 第80-89页 |
·恒电流被动悬架特性研究 | 第81-83页 |
·反馈线性化-连续负刚度半主动悬架系统响应 | 第83-84页 |
·神经网络-连续负刚度半主动悬架系统响应 | 第84-86页 |
·Sigmoid逆模型-连续负刚度半主动悬架系统响应 | 第86-87页 |
·系统级控制策略的比较分析 | 第87-89页 |
·小结 | 第89-90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0-93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90-91页 |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