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文教、卫生管理法令论文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政府规制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一、绪论第12-18页
    (一) 选题的依据及研究的意义第12-13页
        1. 选题的依据第12页
        2. 研究的意义第12-13页
    (二) 研究综述第13-15页
        1. 国内研究综述第13-14页
        2. 国外研究综述第14-15页
    (三) 研究的设计第15-18页
        1. 研究思路第15-16页
        2. 研究方法第16页
        3. 创新与不足第16-18页
            (1)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6页
            (2) 研究的不足之处第16-18页
二、转基因食品的对象界定及发展状况第18-23页
    (一) 对象界定第18-19页
        1. 转基因食品及其分类第18-19页
        2. 转基因食品安全第19页
    (二) 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状况第19-23页
        1. 国外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状况第19-21页
        2. 我国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状况第21-23页
三、实行转基因食品安全政府规制的必要性第23-27页
    (一) 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的非确定性第23-24页
    (二) 转基因食品生态安全的非确定性第24页
    (三) 转基因食品市场安全的非确定性第24-27页
四、我国转基因食品政府规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7-33页
    (一) 政府规制的立法进程滞后第27-28页
    (二) 政府规制的规制模式不合理第28页
    (三) 政府规制的能力建设不足第28-29页
    (四) 政府规制的相关制度不健全第29-31页
        1. 安全评价制度不健全第29页
        2. 标识制度不健全第29-30页
        3. 召回制度不健全第30页
        4. 救济制度不健全第30-31页
    (五) 政府规制的配套机制不完善第31-33页
        1. 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第31页
        2. 公众参与机制不完善第31-32页
        3. 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不完善第32-33页
五、转基因食品安全政府规制的国外经验第33-39页
    (一) 美国经验第33-34页
        1. 热衷“可靠科学原则”第33页
        2. 三足鼎立的机构设置第33-34页
        3. 宽松的政府规制第34页
    (二) 欧盟经验第34-36页
        1. 坚持“预防原则”第34-35页
        2. 层次分明的机构设置第35页
        3. 严格的政府规制第35-36页
    (三) 日本经验第36-37页
        1. 奉行“平衡原则”第36页
        2. 垂直向下的机构设置第36页
        3. 有限的政府规制第36-37页
    (四) 对我国的启示第37-39页
六、完善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政府规制的对策建议第39-49页
    (一) 构建完备的转基因食品法律体系第39-40页
        1. 明确立法原则第39页
        2. 制定《转基因食品安全法》第39-40页
    (二) 改进转基因食品安全的规制模式第40-41页
        1. 成立独立高效的规制机构第40页
        2. 建立多元主体协同规制模式第40-41页
    (三) 加强转基因食品安全的规制能力第41-42页
        1. 加大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第41页
        2. 进一步推进核心能力建设第41-42页
    (四) 完善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相关制度第42-45页
        1. 深化安全评价制度第42-43页
        2. 健全标识管理制度第43-44页
        3. 实行专门召回制度第44页
        4. 建立相关救济制度第44-45页
    (五) 强化转基因食品安全的配套机制第45-49页
        1. 培育信息披露机制第45-46页
        2. 构建公众参与平台第46-47页
        3. 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第47-49页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公民网络表达自由的法律规制
下一篇:论我国反就业性别歧视法律制度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