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网络非典型不正当竞争行为辨析 | 第12-21页 |
第一节 传统不正当竞争行为与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之区分 | 第12-13页 |
一、传统不正当竞争行为 | 第12-13页 |
二、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 | 第13页 |
第二节 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与网络非典型不正当竞争行为之区分 | 第13-15页 |
一、传统的不正当竞争模式 | 第13-14页 |
二、网络非典型不正当竞争行为 | 第14-15页 |
第三节 网络非典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化分析 | 第15-21页 |
一、不正当干扰行为 | 第15-17页 |
二、流量劫持及搭便车行为 | 第17-19页 |
三、欺诈、误导用户行为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域外相关法律规制之借鉴 | 第21-28页 |
第一节 德国对网络非典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 | 第21-24页 |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适用 | 第21-23页 |
二、互联网相关单行立法的直接调整 | 第23-24页 |
第二节 美国对网络非典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 | 第24-28页 |
一、判例法为主、成文法为辅的竞争法体系 | 第24-26页 |
二、禁令制度在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救济中的适用 | 第26-27页 |
三、将惩罚性赔偿适用于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我国网络非典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 | 第28-50页 |
第一节 我国当前相关司法实践法律适用的困境与分歧 | 第28-35页 |
一、关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性质的分歧 | 第28-29页 |
二、关于行为不正当性的评价 | 第29-31页 |
三、行为主体和保护对象的局限 | 第31-33页 |
四、竞争关系的认定困境 | 第33-34页 |
五、责任规则的缺位 | 第34-35页 |
第二节 立法缺失与司法解释先行下的解决方案 | 第35-45页 |
一、一般条款的司法解读 | 第35-39页 |
二、北京高院《涉及网络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指南》的借鉴意义 | 第39-41页 |
三、2016年《<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相关条款的分析 | 第41-45页 |
第三节 完善我国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规制的立法建议 | 第45-50页 |
一、完善一般条款 | 第45-46页 |
二、完善列举类型规定 | 第46-47页 |
三、完善责任和救济条款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