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藻坪净水系统水流条件优化及工程应用费效分析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第10-11页
摘要第11-13页
Abstract第13-14页
第1章 绪论第15-27页
    1.1 水体富营养化第15-17页
    1.2 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第17-20页
    1.3 藻坪净水技术及其研究进展第20-25页
        1.3.1 藻坪净水技术的原理第20页
        1.3.2 ATS技术的发展第20-22页
        1.3.3 ATS的研究进展第22-24页
        1.3.4 ATS技术规模化应用面临的挑战第24-25页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5-27页
        1.4.1 研究目的第25-26页
        1.4.2 技术路线第26-27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27-39页
    2.1 实验水体概况第27-30页
        2.1.1 校园人工芙蓉湖第27-28页
        2.1.2 九龙江流域和江东库区概况第28-30页
    2.2 实验装置材料及方案设置第30-35页
        2.2.1 水力负荷梯度实验第31-33页
        2.2.2 间歇水流频次实验第33-35页
    2.3 样品采集过程与保存第35页
    2.4 样品测定方法第35-37页
        2.4.1 营养盐测定方法第35-36页
        2.4.2 藻泥中磷含量测定方法第36页
        2.4.3 藻泥中碳、氮含量测定方法第36-37页
        2.4.4 藻类群落结构测定方法第37页
    2.5 计算公式第37-38页
    2.6 数据统计分析第38-39页
第3章 水力负荷对ATS去除氮磷污染物的影响研究第39-61页
    3.1 实验结果第39-57页
        3.1.1 进水水质参数及出水中pH值和DO浓度的变化第39-44页
        3.1.2 不同水力负荷下的藻类群落结构第44-47页
        3.1.3 不同水力负荷下的藻类生产率第47-49页
        3.1.4 不同水力负荷下氮磷去除速率第49-57页
    3.2 讨论第57-60页
    3.3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4章 水流间歇频次对ATS去除氮磷污染物的影响研究第61-70页
    4.1 实验结果第61-68页
        4.1.1 原水营养盐浓度及水质参数提升效果第61-63页
        4.1.2 不同水流间歇频次下的藻类生产率第63-65页
        4.1.3 不同水流间歇频次下的氮磷去除速率第65-68页
    4.2 讨论第68-69页
    4.3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5章 ATS规模化应用费效分析第70-81页
    5.1 系统设计与方法第70-73页
        5.1.1 运行参数第70-72页
        5.1.2 收割第72-73页
        5.1.3 抽运待处理水体第73页
        5.1.4 材料投入第73页
    5.2 费效分析第73-80页
        5.2.1 水处理成本第73-78页
        5.2.2 ATS的效益分析第78-80页
    5.3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6章 结论与建议第81-83页
    6.1 主要结论第81-82页
    6.2 不足之处第82页
    6.3 建议及展望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90页
致谢第90-91页
附录 硕士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于发表的论文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福建省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清单及臭氧生成潜势研究
下一篇:河口泥质潮滩沉积物—水界面磷、铁、硫的地球化学行为及磷交换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