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0页 |
1.1 强场物理与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简介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的最新进展 | 第12-16页 |
1.2.1 激光尾波场电子加速 | 第12-13页 |
1.2.2 辐射产生 | 第13-14页 |
1.2.3 质子加速 | 第14-16页 |
1.3 论文安排 | 第16-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7-20页 |
第二章 激光与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 | 第20-50页 |
2.1 激光尾波场的产生 | 第20-34页 |
2.1.1 等离子体波与有质动力 | 第20-23页 |
2.1.2 尾波场的产生 | 第23-28页 |
2.1.3 电子的俘获和加速 | 第28-31页 |
2.1.4 电子注入 | 第31-34页 |
2.2 电子的激光直接加速与betatron辐射产生 | 第34-40页 |
2.3 鞘层 | 第40-47页 |
2.3.1 超热电子的产生 | 第41-44页 |
2.3.2 鞘层电场质子加速 | 第44-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第三章 轴向外加磁场对Betatron辐射的影响 | 第50-62页 |
3.1 粒子运动的解析理论 | 第50-54页 |
3.2 粒子运动的数值模拟 | 第54-58页 |
3.2.1 单粒子轨道模拟 | 第54-57页 |
3.2.2 多粒子模型 | 第57-58页 |
3.3 Betatron辐射 | 第58-61页 |
3.3.1 单粒子辐射 | 第58-60页 |
3.3.2 多粒子辐射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2页 |
第四章 侧向注入和软X射线辐射的产生 | 第62-72页 |
4.1 侧向注入 | 第62-63页 |
4.2 PIC模拟和二维俘获截面 | 第63-68页 |
4.3 Betatron辐射产生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第五章 等离子体中的自生电场诊断 | 第72-76页 |
5.1 偏转法 | 第72-73页 |
5.2 Abel还原法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6页 |
第六章 高能发散质子束对局域超强鞘层场的诊断 | 第76-92页 |
6.1 Abel还原原理 | 第76-79页 |
6.2 鞘层场的PIC模拟 | 第79-81页 |
6.3 还原结果分析 | 第81-85页 |
6.4 参数影响 | 第85-89页 |
6.4.1 质子动能的影响 | 第85-86页 |
6.4.2 质子束能散的影响 | 第86-87页 |
6.4.3 质子束发散角的影响 | 第87页 |
6.4.4 鞘层电场强度 | 第87-88页 |
6.4.5 电子探针 | 第88-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2-94页 |
7.1 总结 | 第92-93页 |
7.2 展望 | 第93-94页 |
附录 | 第94-104页 |
致谢 | 第104-10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