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VOCs概述与危害 | 第10-11页 |
1.2 VOCs排放控制技术 | 第11页 |
1.3 催化剂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4 熔融盐法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第19-22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2-28页 |
2.1 化学试剂和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2.2 催化剂物化性质表征 | 第23-26页 |
2.2.1 X射线衍射 | 第23-24页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24页 |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选区电子衍射 | 第24页 |
2.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第24-25页 |
2.2.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 第25页 |
2.2.6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 | 第25页 |
2.2.7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第25-26页 |
2.3 催化剂催化氧化VOCs性能评价 | 第26-28页 |
第3章 熔融盐法制备氧化铁 | 第28-36页 |
3.1 引言 | 第2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8-2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9-34页 |
3.3.1不同条件下制备的Fe_2O_3 | 第29-32页 |
3.3.2 最佳Fe_2O_3的表面形貌和晶相结构 | 第32-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4章 x Pt/Fe_2O_3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二甲苯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 | 第36-62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36-37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37-61页 |
4.2.1 晶相结构 | 第37-39页 |
4.2.2 表面形貌 | 第39-41页 |
4.2.3 催化性能 | 第41-50页 |
4.2.4 表面元素组成、金属氧化态及表面氧物种 | 第50-53页 |
4.2.5 还原性 | 第53-55页 |
4.2.6 O_2-TPD,VOC-TPD,O_2-TPO,以及in situ-DRIFT测试 | 第55-6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x Pd/Fe_2O_3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甲苯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 | 第62-68页 |
5.1 实验部分 | 第62-63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63-67页 |
5.2.1 晶相结构 | 第63-64页 |
5.2.2 表面形貌 | 第64-65页 |
5.2.3 催化性能 | 第65-6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