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6页 |
1.1 光催化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半导体光催化原理 | 第11-12页 |
1.3 光催化影响因素 | 第12-14页 |
1.3.1 半导体能带结构 | 第12-13页 |
1.3.2 晶相结构 | 第13页 |
1.3.3 晶格缺陷 | 第13页 |
1.3.4 晶体尺寸 | 第13-14页 |
1.4 光催化材料的改性方法 | 第14-21页 |
1.4.1 能带结构工程 | 第14-16页 |
1.4.1.1 掺杂 | 第14-15页 |
1.4.1.2 缺陷 | 第15-16页 |
1.4.1.3 固溶体 | 第16页 |
1.4.2 晶面工程 | 第16-17页 |
1.4.3 金属-半导体结 | 第17-18页 |
1.4.4 半导体-半导体结 | 第18-21页 |
1.4.4.1 半导体敏化 | 第18-19页 |
1.4.4.2 Ⅱ型异质结 | 第19-20页 |
1.4.4.3 Z-型 | 第20-21页 |
1.4.5 分子与半导体 | 第21页 |
1.5 多元金属硫化物催化剂 | 第21-23页 |
1.5.1 Cd_(1-x)Zn_x S固溶体型金属硫化物 | 第22页 |
1.5.2 AB_mC_n型多元金属硫化物 | 第22页 |
1.5.3 多元金属硫化物复合材料的合成与运用 | 第22-23页 |
1.6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23-26页 |
1.6.1 立题依据 | 第23-24页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页 |
1.6.3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6-30页 |
2.1 主要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26-27页 |
2.1.1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6-27页 |
2.1.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7页 |
2.2 催化剂主要表征方法 | 第27-29页 |
2.2.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第27页 |
2.2.2 Zeta电位仪 | 第27-28页 |
2.2.3 透射电镜(TEM) | 第28页 |
2.2.4 场发射扫描电镜(SEM) | 第28页 |
2.2.5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 | 第28页 |
2.2.6 比表面积分析(BET) | 第28页 |
2.2.7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28页 |
2.2.8 荧光光谱(PL) | 第28页 |
2.2.9 光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8-29页 |
2.3 样品的光催化性能评价 | 第29-30页 |
2.3.1 选择性氧化苯甲醇的反应 | 第29页 |
2.3.2 光解水产氢的反应 | 第29-30页 |
第三章 CaIn_2S_4/CeO_2纳米复合材料的构建及其选择性氧化苯甲醇的光催化活性研究 | 第30-44页 |
3.1 引言 | 第30-3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1-32页 |
3.2.1 CaIn_2S_4催化剂的制备 | 第31页 |
3.2.2 CeO_2催化剂的制备 | 第31-32页 |
3.2.3 CaIn_2S_4/CeO_2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2页 |
3.2.4 光催化性能的测试 | 第3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2-43页 |
3.3.1 Zeta电势 | 第32-33页 |
3.3.2 晶相结构 | 第33-34页 |
3.3.3 形貌分析 | 第34-35页 |
3.3.4 光吸收性能 | 第35-36页 |
3.3.5 化学组成与表面结构 | 第36-37页 |
3.3.6 光催化性能评价 | 第37-38页 |
3.3.7 比表面积分析 | 第38-39页 |
3.3.8 电化学分析 | 第39-40页 |
3.3.9 平带电势 | 第40-41页 |
3.3.10 捕获剂试验 | 第41-42页 |
3.3.11 循环实验 | 第42页 |
3.3.12 可能的反应机理 | 第42-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WO_2修饰的Zn_(0.5)Cd_(0.5)S催化剂及其可见光分解水产氢活性的研究 | 第44-59页 |
4.1 引言 | 第44-45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5-46页 |
4.2.1 WO_2催化剂的制备 | 第45页 |
4.2.2 WO_2/CZS-0.5催化剂的制备 | 第45页 |
4.2.3 光催化性能的测试 | 第45-4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6-58页 |
4.3.1 晶相结构 | 第46-47页 |
4.3.2 形貌分析 | 第47-49页 |
4.3.3 XPS分析 | 第49-51页 |
4.3.4 光吸收性能 | 第51-52页 |
4.3.5 光催化性能评价 | 第52-53页 |
4.3.6 比表面积分析 | 第53-54页 |
4.3.7 电化学分析 | 第54-56页 |
4.3.8 荧光光谱分析 | 第56-57页 |
4.3.9 循环实验 | 第57页 |
4.3.10 可能的反应机理 | 第57-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后续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个人简历 | 第72-73页 |
在读期间已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