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导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0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1-12页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12-16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2.1.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2.1.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14-16页 |
2.2.1 六西格玛管理 | 第14-15页 |
2.2.2 资产管理 | 第15-16页 |
3 闲置器材管理的产生与行业管理经验 | 第16-29页 |
3.1 闲置器材管理的产生背景及发展 | 第16-21页 |
3.1.1 闲置器材管理的产生背景 | 第16页 |
3.1.2 闲置器材的市场发展 | 第16-21页 |
3.2 国内外闲置器材管理情况与经验 | 第21-26页 |
3.2.1 国际闲置器材管理发展情况 | 第22-24页 |
3.2.1.1 国际闲置器材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 第22-24页 |
3.2.1.2 达美航空闲置器材管理 | 第24页 |
3.2.2 国内闲置器材管理发展情况 | 第24-26页 |
3.3 闲置器材管理对于海航的借鉴意义 | 第26-29页 |
3.3.1 制定采购政策及保障策略时应具有前瞻性及统一性 | 第26-27页 |
3.3.2 提高维修能力与管理水平 | 第27页 |
3.3.3 逐渐接受并建立二手件使用、管理规范 | 第27页 |
3.3.4 重视现有库存的清理和处置 | 第27-29页 |
4 海航闲置器材管理的现状分析 | 第29-39页 |
4.1 海航股份及海航集团航空成员企业简介 | 第29-30页 |
4.2 海航航材管理结构与发展历程 | 第30-32页 |
4.3 海航闲置器材管理现状 | 第32-35页 |
4.4 海航闲置器材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5-39页 |
4.4.1 人力规划、管理缺乏远见,闲置器材管理缺失 | 第35-36页 |
4.4.2 采购计划随意性较大,缺乏闲置器材产生的预防机制 | 第36页 |
4.4.3 闲置器材处置效率低下,缺乏完整的航材退出机制 | 第36-37页 |
4.4.4 闲置器材决策审批周期长、信息处理系统建设滞后 | 第37-39页 |
5 海航闲置器材管理优化的案例分析 | 第39-44页 |
5.1 案例背景及统计数据途径、周期 | 第39-40页 |
5.1.1 研究范围及数据周期 | 第39页 |
5.1.2 数据统计过程 | 第39-40页 |
5.2 案例分析及措施 | 第40-42页 |
5.3 改进效果及问题分析 | 第42-44页 |
5.3.1 改进效果 | 第42页 |
5.3.2 问题分析 | 第42-44页 |
6 海航闲置器材管理优化的若干具体措施 | 第44-52页 |
6.1 实施科学计划评估,控制闲置器材产生源头 | 第44-45页 |
6.2 丰富保障方式,降低直接采购支出 | 第45-47页 |
6.2.1 常见航材保障方式 | 第45-47页 |
6.2.2 合理选择保障方式 | 第47页 |
6.3 加强人力发展规划与培养,继续推进管理与系统优化 | 第47-48页 |
6.4 继续丰富处置渠道,规范决策机制 | 第48-49页 |
6.4.1 丰富处置渠道 | 第48-49页 |
6.4.2 规范决策机制 | 第49页 |
6.5 推进闲置器材销售市场化运作 | 第49-52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52-53页 |
7.2 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