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工勘测水工设计论文--地基基础及其加固论文

三峡库区软硬岩互层反倾高边坡变形破坏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1 绪论第13-23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依据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1页
        1.2.1 软硬岩互层反倾边坡变形机制研究第14-17页
        1.2.2 库区滑坡研究第17-20页
        1.2.3 存在问题第20-21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1-23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21-23页
2 研究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第23-31页
    2.1 地理位置第23-24页
    2.2 区域地质背景第24-26页
        2.2.1 地质构造简述第24-26页
        2.2.2 断层第26页
    2.3 地形地貌第26-27页
    2.4 地层岩性第27-29页
    2.5 水文地质第29-31页
3 独龙段软硬岩互层反倾边坡坡体和岩体结构特征第31-55页
    3.1 坡体结构特征第31-34页
    3.2 岩体结构面测绘第34-50页
        3.2.1 测绘方法第34-41页
        3.2.2 主要结构面描述第41-50页
    3.3 岩体结构特征第50-52页
        3.3.1 软硬岩互层边坡岩体结构分类第50-51页
        3.3.2 独龙段边坡岩体结构特征第51-52页
    3.4 本章小结第52-55页
4 边坡变形破坏模式概化及地表长期监测分析第55-77页
    4.1 边坡破坏特征调查及破坏模式概化第55-64页
        4.1.1 边坡破坏特征调查第55-62页
        4.1.2 边坡整体破坏模式概化第62-64页
    4.2 地表长期变形监测分析及库水影响机制第64-75页
        4.2.1 监测结果分析第66-72页
        4.2.2 库水影响机制第72-75页
    4.3 本章小结第75-77页
5 下覆软硬岩互层反倾边坡破坏机制模拟研究第77-97页
    5.1 数值模拟方法第77-78页
    5.2 模型建立第78-81页
    5.3 模拟结果分析第81-90页
        5.3.1 位移分析第81-83页
        5.3.2 应力与应变分析第83-87页
        5.3.3 破坏机制讨论第87-90页
    5.4 库水升降影响分析第90-95页
        5.4.1 渗流场分析第90-93页
        5.4.2 位移场分析第93-95页
    5.5 本章小结第95-97页
6 内插厚层硬岩梁软硬岩互层反倾边坡破坏机制模拟研究第97-113页
    6.1 模型建立第97-99页
    6.2 模拟结果分析第99-105页
        6.2.1 应力与应变分析第99-102页
        6.2.2 破坏机制讨论第102-105页
    6.3 库水升降影响分析第105-112页
        6.3.1 渗流场分析第106-109页
        6.3.2 位移场分析第109-112页
    6.4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13-117页
    7.1 全文总结第113-115页
    7.2 本文创新点第115页
    7.3 今后展望第115-117页
致谢第117-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5页
附录第125页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第125页
    B.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频发微小地震作用下库区层状岩质边坡的累积损伤及动力稳定性研究
下一篇:玄武岩纤维加筋尾矿力学特性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