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多路径识别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本文研究概述 | 第15-16页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6-17页 |
第2章 多路径传输技术及最优路径选择算法介绍 | 第17-32页 |
2.1 MPTCP多路径并行传输技术介绍 | 第17-22页 |
2.1.1 MPTCP的功能模块 | 第19-21页 |
2.1.2 多路径并行传输中的数据调度 | 第21-22页 |
2.1.2.1 基于带宽估计调度算法 | 第21页 |
2.1.2.2 最快路径优先算法 | 第21页 |
2.1.2.3 轮询调度算法 | 第21-22页 |
2.1.3 MPTCP的数据调度算法 | 第22页 |
2.1.4 MPTCP存在的问题 | 第22页 |
2.2 最优路径选择相关算法原理介绍 | 第22-30页 |
2.2.1 Dijkstra算法原理及优缺点 | 第23-25页 |
2.2.2 遗传算法原理及优缺点 | 第25-27页 |
2.2.3 蚁群算法原理及优缺点 | 第27-30页 |
2.2.4 最优路径选择算法选取 | 第3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多路径并行传输数据调度算法设计 | 第32-45页 |
3.1 基于MPTCP的传输预测数据调度算法 | 第32-34页 |
3.1.1 基本描述 | 第32-33页 |
3.1.2 思路和原理 | 第33-34页 |
3.1.3 TPSA设计描述 | 第34页 |
3.2 算法理论分析及性能评估指标 | 第34-35页 |
3.2.1 算法理论分析 | 第34页 |
3.2.2 算法性能评估指标 | 第34-35页 |
3.3 NS-3实验仿真平台 | 第35-38页 |
3.3.1 NS-3介绍 | 第35-37页 |
3.3.2 NS-3中的MPTCP模块 | 第37-38页 |
3.4 高速路的多路径并行传输仿真实现 | 第38-44页 |
3.4.1 NS-3中实现TPSA调度算法 | 第38-39页 |
3.4.2 仿真场景设定 | 第39-40页 |
3.4.3 性能评估指标 | 第40-41页 |
3.4.4 仿真和实验结果分析 | 第41-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基于正反馈原理的车辆车牌推测算法设计 | 第45-57页 |
4.1 车牌识别技术实现描述 | 第45-46页 |
4.2 问题描述和解决思路 | 第46-48页 |
4.2.1 问题描述 | 第46-47页 |
4.2.2 思路和原理 | 第47-48页 |
4.3 车辆行驶路径模型 | 第48-50页 |
4.3.1 车辆路径选择影响因素 | 第49-50页 |
4.3.1.1 行车时间因素分析 | 第50页 |
4.3.1.2 拥挤度因素分析 | 第50页 |
4.3.1.3 等待时间因素 | 第50页 |
4.4 车辆行驶路径选择模型 | 第50-53页 |
4.5 基于正反馈原理的车辆车牌推测算法设计 | 第53-54页 |
4.6 高速路收费站收费系统界面 | 第54页 |
4.7 基于正反馈原理的车辆车牌推测算法实验验证 | 第54-55页 |
4.7.1 主要函数说明 | 第55页 |
4.7.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5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A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