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人工智能理论论文--人工神经网络与计算论文

基于突触可塑性的脉冲神经网络构建及仿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突触可塑性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神经元放电特性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3 神经网络研究现状第14页
    1.3 论文研究思路和内容安排第14-17页
第二章 基于兴奋性突触可塑性脉冲神经网络的构建及其放电特性分析第17-35页
    2.1 神经元结构及其模型第17-22页
        2.1.1 神经元的基本特征第17-18页
        2.1.2 脉冲神经元模型的选择第18-20页
        2.1.3 脉冲神经元放电特性分析方法第20-22页
    2.2 突触可塑性第22-23页
    2.3 脉冲神经网络的构建第23-27页
        2.3.1 网络拓扑结构第24-25页
        2.3.2 脉冲神经网络仿真模型第25-27页
    2.4 脉冲神经网络的放电性分析第27-34页
        2.4.1 脉冲神经网络放电同步性分析第27-31页
        2.4.2 脉冲神经网络放电同步性分析第31-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基于完备突触突触可塑性脉冲神经网络的构建及其放电特性分析第35-55页
    3.1 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元放电特性对比第35-37页
    3.2 完备突触可塑性对神经元放电特性的调控第37-39页
    3.3 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元模型对网络特性的影响第39-43页
        3.3.1 两种神经元模型对网络同步放电的影响第39-41页
        3.3.2 两种神经元模型对网络放电频率的影响第41-43页
    3.4 噪声激励下脉冲神经网络特性分析第43-48页
        3.4.1 噪声激励对脉冲神经网络同步性的影响第43-46页
        3.4.2 噪声激励对脉冲神经网络放电频率的影响第46-48页
    3.5 不同强度噪声下网络的自适应特性分析第48-53页
        3.5.1 不同强度噪声下神经元放电同步性分析第48-51页
        3.5.2 不同强度噪声下神经元放电频率分析第51-53页
    3.6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第55-57页
    4.1 总结第55-56页
    4.2 工作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61-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视频的老年人异常行为识别方法研究
下一篇:一种基于改进的PSO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