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1 油菜国内外生产现状 | 第11-12页 |
2 黑芥子酶(Myrosinase) | 第12-13页 |
3 黑芥子酶协助蛋白(Myrosinase-associated protein MyAP) | 第13-14页 |
4 黑芥子酶结合蛋白(Myrosinase-binding protein,MBP) | 第14-15页 |
5 RNAi的原理和应用 | 第15-17页 |
·RNAi作用机制 | 第15-16页 |
·RNAi的应用 | 第16-17页 |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9页 |
第二章 iMyAP基因RNAi干扰载体和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19-3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3页 |
·材料 | 第19页 |
·方法 | 第19-2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3-28页 |
·iMyAP基因干扰载体的构建 | 第23-26页 |
·iMyAP基因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6-28页 |
3 讨论 | 第28-30页 |
·关于iMyAP基因干扰载体的构建 | 第28-29页 |
·iMyAP基因的克隆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湘油15的遗传转化与转化子的筛选 | 第30-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2页 |
·材料 | 第30-31页 |
·方法 | 第31-3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2-35页 |
·甘蓝型油菜湘油15号转化体系的建立 | 第32-33页 |
·农杆菌介导干扰载体转化甘蓝型油菜湘油15号的转化效率 | 第33-34页 |
·抗性苗PCR筛选结果 | 第34页 |
·转基因植株的RT-PCR检测 | 第34-35页 |
·转基因种子的RT-PCR检测 | 第35页 |
3 讨论 | 第35-37页 |
第四章 iMyAP基因表达谱以及与JA途径之间的联系 | 第37-4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页 |
·材料 | 第37页 |
·方法 | 第3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1页 |
·iMyAP基因在甘蓝型油菜和甘蓝中不同部位的表达 | 第37-38页 |
·在不同环境逆境的处理下,iMyAP基因在油菜叶片中的表达 | 第38页 |
·转基因植株对JA不敏感 | 第38-39页 |
·创伤处理下,iMyAP基因与JA途径之间的关系 | 第39-41页 |
3 讨论 | 第41-45页 |
·iMyAP基因在甘蓝型油菜、甘蓝中的表达 | 第41页 |
·iMyAP基因在不同的逆境处理下的表达 | 第41页 |
·iMyAP参与到JA信号传导途径 | 第41-4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1 结论 | 第45-46页 |
2 下一步工作计划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3页 |
附录 | 第53-55页 |
1 文章所用引物汇总 | 第53-54页 |
2 缩写表(Abbreviation)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作者简介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