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3-27页 |
第一节 冠心病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研究概况 | 第13-19页 |
一、冠心病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状态的流行病学 | 第13页 |
二、冠心病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因素 | 第13-15页 |
三、焦虑抑郁状态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作用 | 第15-17页 |
四、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评估 | 第17页 |
五、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治疗 | 第17-19页 |
第二节 中医学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认识 | 第19-22页 |
一、中医学关于冠心病的认识 | 第19-20页 |
二、中医学关于焦虑、抑郁状态的认识 | 第20页 |
三、双心同病及双心同治的理论及文献研究 | 第20-22页 |
第三节 心灵丸的相关研究 | 第22-27页 |
一、心灵丸的起源与组成主治 | 第22-23页 |
二、心灵丸的现代研究 | 第23-24页 |
三、心灵丸的现代研究 | 第24-27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27-41页 |
第一节 研究方案 | 第27-33页 |
一、病例来源 | 第27页 |
二、诊断标准 | 第27-30页 |
三、纳入标准 | 第30页 |
四、排除标准 | 第30页 |
五、剔除标准 | 第30页 |
六、脱落标准 | 第30页 |
七、中止标准 | 第30页 |
八、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九、治疗方法 | 第31页 |
十、观察指标 | 第31页 |
十一、疗效评分标准 | 第31-32页 |
十二、统计分析 | 第32-33页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第33-41页 |
一、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 第33-35页 |
二、临床疗效观察比较 | 第35-40页 |
三、不良反应记录 | 第40-41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41-46页 |
第一节 心灵丸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理论依据及组方分析 | 第41页 |
第二节 临床疗效分析 | 第41-45页 |
一、基于中医症候积分量表探讨心灵丸对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 | 第41-42页 |
二、基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探讨心灵丸对焦虑状态的影响…… | 第42页 |
三、基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探讨心灵丸对抑郁状态的影响…… | 第42-43页 |
四、基于患者自评量表探讨心灵丸对患者主观症状的影响 | 第43-44页 |
五、基于西雅图心绞痛评分量表探讨心灵丸对心绞痛的影响 | 第44-45页 |
第三节 、心灵丸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附录 | 第52-61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