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0-15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目的意义 | 第10-11页 |
1.1.1 背景 | 第10页 |
1.1.2 目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生态环境评价及矿山生态保护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生态环境评价及矿山生态保护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生态环境评价及矿山生态保护现状 | 第13-15页 |
第二章 西湾露天煤矿建设项目生态环境评价 | 第15-41页 |
2.1 西湾露天煤矿介绍 | 第15-17页 |
2.2 西湾露天煤矿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介绍 | 第17-21页 |
2.2.1 水资源 | 第18-19页 |
2.2.2 气象条件 | 第19-20页 |
2.2.3 地震 | 第20页 |
2.2.4 地质及岩土分布特征情况 | 第20-21页 |
2.3 西湾露天煤矿地表植被介绍及特性 | 第21-22页 |
2.4 西湾露天煤矿建设项目生态环境评价 | 第22-41页 |
2.4.1 西湾露天煤矿建设项目生态环境评价目的 | 第22页 |
2.4.2 西湾露天煤矿建设项目生态环境评价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 第22-24页 |
2.4.3 西湾露天煤矿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 | 第24-25页 |
2.4.4 西湾露天煤矿建设项目生态环境评价的内容 | 第25-26页 |
2.4.5 西湾露天煤矿建设项目环境评价的重点 | 第26页 |
2.4.6 西湾露天煤矿建设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 第26-36页 |
2.4.7 西湾露天煤矿矿区生态环境现状总结 | 第36-37页 |
2.4.8 西湾露天煤矿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 第37-41页 |
第三章 西湾露天煤矿项目生态环境评价结论及建议 | 第41-43页 |
3.1 西湾露天煤矿项目生态环境评价结论 | 第41页 |
3.1.1 土地利用的影响 | 第41页 |
3.1.2 农业生态的影响 | 第41页 |
3.1.3 灌林草地的影响 | 第41页 |
3.2 西湾露天煤矿项目生态环境评价保护目标及建议 | 第41-43页 |
3.2.1 目标 | 第41-42页 |
3.2.2 建议 | 第42-43页 |
第四章 西湾露天煤矿项目运营过程中生态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 第43-48页 |
4.1 西湾露天煤矿项目生态评价等级及范围 | 第43页 |
4.2 西湾露天煤矿项目生产期的生态破坏情况 | 第43-48页 |
4.2.1 达产时生态破坏情况 | 第43页 |
4.2.2 首采区开采结束后的生态破坏情况 | 第43-45页 |
4.2.3 全矿田开采结束后的生态破坏状况 | 第45-48页 |
第五章 西湾露天煤矿项目生态保护策略研究 | 第48-79页 |
5.1 国内露天煤矿生态重建经验介绍 | 第48-50页 |
5.2 西湾露天煤矿景观修复与生态恢复重建总体布局 | 第50-58页 |
5.3 西湾露天煤矿生态保护原则 | 第58-59页 |
5.3.1 工程措施设计原则 | 第58页 |
5.3.2 植物措施设计原则 | 第58页 |
5.3.3 造林技术原则 | 第58-59页 |
5.4 西湾露天煤矿生态保护工艺探究 | 第59-66页 |
5.4.1 矿区土地重塑工艺 | 第59页 |
5.4.2 矿区土壤重构工艺 | 第59页 |
5.4.3 矿区植被重建工艺 | 第59-65页 |
5.4.4 外排土场生态恢复效果 | 第65-66页 |
5.5 针对不同类型防治区的生态保护设计 | 第66-71页 |
5.5.1 工业场地防治区 | 第66-67页 |
5.5.2 采掘场防治区 | 第67页 |
5.5.3 排土场防治区 | 第67-70页 |
5.5.4 道路工程防治区 | 第70页 |
5.5.5 铁路专用线防护区 | 第70页 |
5.5.6 供电线路防护区 | 第70-71页 |
5.6 西湾露天煤矿开展生态保护措施后的利用情况 | 第71-75页 |
5.6.1 土地利用 | 第71-72页 |
5.6.2 农业价值 | 第72-73页 |
5.6.3 土地文化、经济利用 | 第73-75页 |
5.7 西湾露天生态保护后效益评价 | 第75-77页 |
5.7.1 对比其它露天煤矿生态保护后的效益预测 | 第75-76页 |
5.7.2 生态效益 | 第76-77页 |
5.7.3 经济效益 | 第77页 |
5.7.4 社会效益 | 第77页 |
5.8 西湾露天煤矿生态保护策略研究总结 | 第77-79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79-80页 |
6.1 结论 | 第79页 |
6.2 建议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作者简介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