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景在驻马店金顶植物公园水景空间的设计应用
摘要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9-1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3.3 论文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2 相关概念概述 | 第12-16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2页 |
2.1.2 借景的释义 | 第12页 |
2.2 借景的分类 | 第12页 |
2.3 借景理法 | 第12-13页 |
2.3.1 借景随机 | 第12-13页 |
2.3.2 借景无由,触情即是 | 第13页 |
2.3.3 臆绝灵奇 | 第13页 |
2.4 国内外借景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2.4.1 国内借景概况 | 第13-14页 |
2.4.2 日本借景概况 | 第14页 |
2.5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4-16页 |
3 案例分析 | 第16-26页 |
3.1 深圳仙湖植物公园 | 第16-18页 |
3.1.1 项目概况 | 第16页 |
3.1.2 设计理念 | 第16页 |
3.1.3 总体布局 | 第16-17页 |
3.1.4 借景理念 | 第17页 |
3.1.5 植物配置 | 第17-18页 |
3.2 苏州拙政园 | 第18-20页 |
3.2.1 项目概况 | 第18页 |
3.2.2 设计理念 | 第18页 |
3.2.3 总体布局 | 第18-19页 |
3.2.4 借景设计 | 第19-20页 |
3.3 北京颐和园 | 第20-23页 |
3.3.1 项目概况 | 第20页 |
3.3.2 设计理念 | 第20页 |
3.3.3 总体布局 | 第20-21页 |
3.3.4 景观设计 | 第21-23页 |
3.4 日本圆通寺 | 第23-26页 |
3.4.1 项目概况 | 第23页 |
3.4.2 设计理念 | 第23页 |
3.4.3 总体布局 | 第23-24页 |
3.4.4 景观设计 | 第24-26页 |
4 借景的设计表达形式 | 第26-29页 |
4.1 借景与四感设计 | 第26-28页 |
4.1.1 视觉借景 | 第26页 |
4.1.2 听觉借景 | 第26-27页 |
4.1.3 触觉借景 | 第27页 |
4.1.4 嗅觉借景 | 第27-28页 |
4.2 借景的主要应用形式 | 第28-29页 |
4.2.1 城市规划中的借景 | 第28页 |
4.2.2 园林景观中的借景 | 第28页 |
4.2.3 建筑设计中的借景 | 第28-29页 |
5 借景在水景空间的设计实践 | 第29-80页 |
5.1 项目概况 | 第29-38页 |
5.1.1 区位交通 | 第29-30页 |
5.1.2 地形分析 | 第30页 |
5.1.3 现状水系 | 第30-31页 |
5.1.4 风向分析 | 第31页 |
5.1.5 现状植被资源 | 第31-33页 |
5.1.6 场地现状道路 | 第33页 |
5.1.7 用地性质分析 | 第33-34页 |
5.1.8 周边资源分析 | 第34-36页 |
5.1.9 SWOT分析 | 第36-38页 |
5.2 设计依据及原则 | 第38-40页 |
5.2.1 设计依据 | 第38-39页 |
5.2.2 设计原则 | 第39-40页 |
5.3 设计理念 | 第40页 |
5.4 总体布局 | 第40-42页 |
5.5 功能分区 | 第42-44页 |
5.5.1 入口服务区 | 第42-43页 |
5.5.2 植物展示区 | 第43页 |
5.5.3 滨水景观区 | 第43页 |
5.5.4 森林康养区 | 第43-44页 |
5.5.5 防护隔离区 | 第44页 |
5.6 滨水景观区主要景观节点 | 第44-55页 |
5.6.1 落英缤纷 | 第45-46页 |
5.6.2 层林尽染 | 第46-47页 |
5.6.3 暗香疏影 | 第47-48页 |
5.6.4 柳浪莺啼 | 第48-49页 |
5.6.5 曲径通幽 | 第49-50页 |
5.6.6 晓岸观荷 | 第50-51页 |
5.6.7 紫薇浸月 | 第51-52页 |
5.6.8 梁祝化蝶 | 第52-53页 |
5.6.9 海棠烟雨 | 第53-55页 |
5.6.10 松林听涛 | 第55页 |
5.7 水景空间观景视线组织 | 第55-57页 |
5.8 水景空间借景理念研究 | 第57-63页 |
5.8.1 视觉借景 | 第57-60页 |
5.8.2 听觉借景 | 第60-61页 |
5.8.3 嗅觉借景 | 第61-62页 |
5.8.4 触觉借景 | 第62-63页 |
5.9 专项规划 | 第63-78页 |
5.9.1 道路设计 | 第63-65页 |
5.9.2 竖向设计 | 第65-66页 |
5.9.3 植物设计 | 第66-74页 |
5.9.4 建筑小品及配套设施设计 | 第74-78页 |
5.10 水景空间借景设计的注意事项 | 第78-80页 |
6 结论与不足 | 第80-81页 |
6.1 总结 | 第80页 |
6.2 不足之处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ABSTRACT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