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双极化电磁偶极子天线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4-21页 |
1.2.1 电磁偶极子天线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宽带双极化天线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3 宽带圆极化天线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电磁偶极子天线的工作原理 | 第23-32页 |
2.1 天线的电参数 | 第23-27页 |
2.1.1 天线的阻抗特性 | 第23-24页 |
2.1.2 天线的方向性 | 第24-25页 |
2.1.3 天线的极化特性 | 第25-26页 |
2.1.4 天线的带宽特性 | 第26-27页 |
2.2 电磁偶极子天线的基本理论 | 第27-31页 |
2.2.1 电偶极子的电场和磁场 | 第27-29页 |
2.2.2 磁偶极子的电场和磁场 | 第29-30页 |
2.2.3 电偶极子与磁偶极子的互补工作原理 | 第30-3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E型宽带电磁偶极子天线设计 | 第32-45页 |
3.1 引言 | 第32-33页 |
3.2 E型宽带电磁偶极子天线设计 | 第33-41页 |
3.2.1 天线结构 | 第33-34页 |
3.2.2 天线表面电流分析 | 第34-35页 |
3.2.3 天线关键参数分析 | 第35-38页 |
3.2.4 天线仿真结果 | 第38-40页 |
3.2.5 不同频点处天线表面电流分布图 | 第40-41页 |
3.3 E型宽带双极化电磁偶极子天线设计 | 第41-44页 |
3.3.1 天线结构 | 第41-42页 |
3.3.2 天线仿真结果 | 第42-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领结型宽带双极化电磁偶极子天线设计 | 第45-59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领结形宽带双极化电磁偶极子天线设计 | 第45-54页 |
4.2.1 天线结构 | 第45-46页 |
4.2.2 天线电流分布图 | 第46-48页 |
4.2.3 天线关键参数扫描 | 第48-49页 |
4.2.4 天线仿真与测试结果对比 | 第49-54页 |
4.3 领结型双层宽带双极化电磁偶极子天线 | 第54-58页 |
4.3.1 天线结构 | 第54-55页 |
4.3.2 天线表面电流分析 | 第55-56页 |
4.3.3 天线仿真结果 | 第56-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宽带低剖面圆极化电磁偶极子天线设计 | 第59-75页 |
5.1 引言 | 第59页 |
5.2 宽带低剖面左旋圆极化电磁偶极子天线设计 | 第59-70页 |
5.2.1 天线结构 | 第59-61页 |
5.2.2 天线工作原理 | 第61-62页 |
5.2.3 关键参数对天线3dB轴比带宽影响 | 第62-64页 |
5.2.4 L型金属通孔对天线性能影响 | 第64-67页 |
5.2.5 天线测试 | 第67-70页 |
5.3 宽带低剖面右旋圆极化电磁偶极子天线设计 | 第70-73页 |
5.3.1 天线结构 | 第70-71页 |
5.3.2 天线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71-7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