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1页 |
1.1 癌症 | 第13-14页 |
1.2 咔啉类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2.1 咔啉类生物碱及其药理活性 | 第14-15页 |
1.2.2 γ-咔啉生物碱的活性研究进展 | 第15页 |
1.2.3 四氢γ-咔啉衍生物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 第16-18页 |
1.3.1 定量构效关系 | 第17-18页 |
1.3.2 分子对接 | 第18页 |
1.3.3 虚拟筛选 | 第18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8-21页 |
1.4.1 研究背景 | 第19页 |
1.4.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9-20页 |
1.4.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4.4 拟解决的问题 | 第20-21页 |
第二章 2,3,4,5-四氢-1H-吡啶并[4,3-b]吲哚衍生物的设计及合成研究 | 第21-37页 |
2.1 2 ,3,4,5-四氢-1H-吡啶并[4,3-b]吲哚类衍生物的设计 | 第21-24页 |
2.1.1 2 ,3,4,5-四氢-1H-吡啶并[4,3-b]吲哚的合成研究 | 第21-22页 |
2.1.2 2 ,3,4,5-四氢-1H-吡啶并[4,3-b]吲哚类衍生物的设计 | 第22-24页 |
2.2 2 ,3,4,5-四氢-1H-吡啶并[4,3-b]吲哚类衍生物的合成 | 第24-30页 |
2.2.1 材料与试剂 | 第24-25页 |
2.2.2 试剂的纯化与制备 | 第25-26页 |
2.2.3 8 -溴-2,3,4,5-四氢-1H-吡啶并[4,3-b]吲哚(中间体2)的合成 | 第26-27页 |
2.2.4 8 -溴-2,3,4,5-四氢吡啶并[4,3-b]吲哚-2-甲酸叔丁酯(中间体3)的合成 | 第27-28页 |
2.2.5 2,3,4,5-四氢-1H-吡啶并[4,3-b]吲哚衍生物(4a-4g)的合成 | 第28-30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30-35页 |
2.3.1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确证 | 第30-35页 |
2.4 讨论 | 第35-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2,3,4,5-四氢-1H-吡啶并[4,3-b]吲哚类衍生物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 第37-46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7-38页 |
3.1.1 细胞 | 第37页 |
3.1.2 试剂与试药 | 第37-38页 |
3.1.3 仪器与设备 | 第38页 |
3.2 细胞培养 | 第38-39页 |
3.3 MTT法测试目标化合物对四种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39页 |
3.4 PI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 | 第39-40页 |
3.5 AnnexinV-FITC/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 | 第40页 |
3.6 实验结果 | 第40-45页 |
3.6.1 MTT法测定目标化合物对四种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 第40-43页 |
3.6.2 化合物4c对A549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 | 第43页 |
3.6.3 化合物4c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43-45页 |
3.7 讨论 | 第45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分子模拟实验 | 第46-58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47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7-50页 |
4.2.1 受体的前处理 | 第48-49页 |
4.2.2 配体的前处理 | 第49页 |
4.2.3 分子对接 | 第49页 |
4.2.4 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49-50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50-57页 |
4.3.1 分子对接 | 第51-54页 |
4.3.2 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54-57页 |
4.4 讨论 | 第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68页 |
附录 | 第68-88页 |
相关化合物图谱 | 第68-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