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17页 |
1.1 胰岛素及其现今给药方式的局限性与改进 | 第13-15页 |
1.2 介孔碳材料及其口服药物制剂研发 | 第15-16页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解决的问题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口服多肽介孔碳的制备及理化特性研究 | 第17-28页 |
2.1 介孔碳材料的制备 | 第18-21页 |
2.1.1 材料 | 第18页 |
2.1.2 方法 | 第18页 |
2.1.3 结果 | 第18-21页 |
2.2 介孔碳纳米材料处理的荧光标记多肽的制备及其口服吸收的药动学实验研究 | 第21-27页 |
2.2.1 材料 | 第21页 |
2.2.2 方法 | 第21-22页 |
2.2.3 结果 | 第22-27页 |
2.3 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胰岛素介孔碳纳米粒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鉴定 | 第28-40页 |
3.1 材料 | 第28-29页 |
3.2 方法 | 第29-32页 |
3.2.1 胰岛素介孔碳纳米粒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谱测试 | 第29页 |
3.2.2 胰岛素介孔碳纳米粒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谱测试 | 第29-30页 |
3.2.3 胰岛素介孔碳纳米粒的比表面积、孔容与孔径测定 | 第30页 |
3.2.4 胰岛素介孔碳纳米粒的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 | 第30-31页 |
3.2.5 胰岛素介孔碳纳米粒的吸附率与载药量测试 | 第31-32页 |
3.3 结果 | 第32-39页 |
3.3.1 胰岛素介孔碳纳米粒的扫描电镜图谱与透射电镜图谱分析 | 第32页 |
3.3.2 胰岛素介孔碳纳米粒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32-33页 |
3.3.3 胰岛素介孔碳纳米粒与空白介孔碳样品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分布 | 第33-38页 |
3.3.4 介孔碳对胰岛素的吸附率与载药量测定 | 第38-39页 |
3.4 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胰岛素介孔碳纳米粒的释药性能研究及糖尿病模型大鼠的口服药效学试验 | 第40-50页 |
4.1 材料 | 第40-41页 |
4.2 方法 | 第41-45页 |
4.2.1 胰岛素的体外释放试验 | 第41-42页 |
4.2.2 介孔碳材料对结肠癌细胞HCT-116的吸附试验 | 第42-43页 |
4.2.3 口服胰岛素介孔碳纳米粒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的影响· | 第43-45页 |
4.3 结果 | 第45-49页 |
4.3.1 胰岛素介孔碳纳米粒在模拟结肠环境中的释放行为研究· | 第45-46页 |
4.3.2 介孔碳材料对结肠癌细胞HCT-116的吸附试验 | 第46-48页 |
4.3.3 胰岛素介孔碳纳米粒对糖尿病大鼠口服给药的药效学研究 | 第48-49页 |
4.4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创新点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附录:中英文缩略语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