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3-18页 |
1.1 氮氧化物的危害 | 第13-15页 |
1.2 氮氧化物的来源和生成机理 | 第15-17页 |
1.3 柴油车排放组分特征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氮氧化物排放污染控制 | 第18-20页 |
2.1 前处理技术 | 第18页 |
2.2 机内净化技术 | 第18页 |
2.3 后处理技术 | 第18-20页 |
第三节 NH3-SCR催化剂研究进展 | 第20-25页 |
3.1 贵金属催化剂 | 第20-21页 |
3.2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第21页 |
3.3 分子筛催化剂 | 第21-23页 |
3.4 SAPO-34的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第四节 论文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25-27页 |
4.1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4.2 技术路线图 | 第26页 |
4.3 研究创新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实验设备和方法 | 第27-29页 |
第一节 实验材料和设备 | 第27-28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1.2 实验仪器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催化剂材料测试方法 | 第28-29页 |
第三章 金属改性分子筛 | 第29-53页 |
第一节 单金属改性 | 第29-36页 |
1.1 制备方法:单铜、单钴改性(浸渍法、化学镀法) | 第29-30页 |
1.2 催化剂评价系统 | 第30-31页 |
1.3 催化剂对NO、NH_3的催化效果 | 第31-34页 |
1.4 表征结果与讨论 | 第34-36页 |
第二节 双金属改性(Cu+Co) | 第36-43页 |
2.1 Cu-Co系列 | 第37-38页 |
2.2 催化剂对NO、NH_3转化效果 | 第38-40页 |
2.3 催化剂表征及分析 | 第40-43页 |
第三节 多金属改性 | 第43-52页 |
3.1 Cu-Co-M系列 | 第43-44页 |
3.2 催化剂对NO、NH_3的催化效果 | 第44-47页 |
3.3 催化剂表征及分析 | 第47-49页 |
3.4 单金属、双金属和多金属分析 | 第49-52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催化剂HC中毒实验研究 | 第53-62页 |
第一节 实验内容 | 第53页 |
1.1 实验步骤 | 第53页 |
第二节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3-61页 |
2.1 丙烯对SCR分子筛催化剂中毒影响及机理分析 | 第53-55页 |
2.2 催化剂表征及分析 | 第55-61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62-63页 |
第二节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2页 |
附录:读研期间科研情况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