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3页 |
1.5 本章小节 | 第13-14页 |
第2章 图像预处理及轮廓曲线检测 | 第14-22页 |
2.1 图像预处理 | 第14-18页 |
2.1.1 图像灰度化 | 第14-15页 |
2.1.2 图像去噪 | 第15-16页 |
2.1.3 图像二值化 | 第16-18页 |
2.2 二值形态学法检测碎纸图像轮廓曲线 | 第18-21页 |
2.2.1 数学形态学基本运算 | 第18-19页 |
2.2.2 二值形态学法检测轮廓曲线 | 第19-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轮廓曲线特征序列提取 | 第22-32页 |
3.1 轮廓曲线的表示 | 第22-26页 |
3.1.1 链码 | 第22-24页 |
3.1.2 样条 | 第24页 |
3.1.3 多边形逼近 | 第24-25页 |
3.1.4 坐标点表示法 | 第25-26页 |
3.2 采样法提取轮廓曲线特征序列 | 第26-30页 |
3.2.1 轮廓曲线平移变换 | 第26-28页 |
3.2.2 轮廓曲线特征序列提取 | 第28-3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4章 基于改进Levenshtein距离的匹配算法及实现 | 第32-50页 |
4.1 相似性度量算法 | 第32-35页 |
4.2 改进Levenshtein距离算法 | 第35-40页 |
4.2.1 改进后的Levenshtein距离矩阵填充公式及容差参数K的确定 | 第35-39页 |
4.2.2 相似度S的计算 | 第39页 |
4.2.3 传统编辑距离与改进编辑距离匹配算法的实验对比分析 | 第39-40页 |
4.3 碎纸轮廓匹配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49页 |
4.3.1 图像预处理 | 第40-45页 |
4.3.2 基于改进编辑距离匹配算法运行结果 | 第45-46页 |
4.3.3 图像拼接 | 第46-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5.1 总结 | 第50页 |
5.2 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 | 第56-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