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前言 | 第10-21页 |
1.1 愤怒沉浸的界定和分类 | 第10-11页 |
1.1.1 愤怒沉浸的界定 | 第10-11页 |
1.1.2 愤怒沉浸的分类 | 第11页 |
1.2 愤怒沉浸的认知机制理论模型 | 第11-12页 |
1.2.1 愤怒沉浸多重系统模型 (multiple systems model of angry rumination) | 第11-12页 |
1.2.2 一般攻击模型 (general aggression model) | 第12页 |
1.3 愤怒沉浸的脑基础 | 第12-13页 |
1.4 愤怒沉浸的认知机制 | 第13-15页 |
1.5 敌意归因偏向概述 | 第15-17页 |
1.5.1 敌意归因偏向的定义和分类 | 第15页 |
1.5.2 敌意归因偏向的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1.6 愤怒沉浸与敌意归因偏向的关系研究 | 第17-19页 |
1.7 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19页 |
1.8 研究设计 | 第19-20页 |
1.9 研究的创新与意义 | 第20-21页 |
2 研究1:敌意归因偏向与愤怒沉浸关系的纵向研究 | 第21-26页 |
2.1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2.2.1 被试和施测流程 | 第21-22页 |
2.2.2 研究工具 | 第22页 |
2.2.3 数据处理 | 第22-23页 |
2.3 研究结果 | 第23-24页 |
2.3.1 研究变量的描述统计 | 第23页 |
2.3.2 测量模型 | 第23-24页 |
2.3.3 交叉滞后路径模型 | 第24页 |
2.4 讨论 | 第24-26页 |
3 研究2:特质愤怒沉浸的脑结构基础及敌意归因偏向的中介作用 | 第26-35页 |
3.1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 第27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7-29页 |
3.2.1 被试 | 第27-28页 |
3.2.2 研究工具 | 第28页 |
3.2.3 数据采集及数据预处理 | 第28-29页 |
3.3 数据分析 | 第29-30页 |
3.3.1 行为数据分析 | 第29页 |
3.3.2 MRI数据处理 | 第29-30页 |
3.3.3 中介分析 | 第30页 |
3.4 研究结果 | 第30-32页 |
3.4.1 行为数据结果 | 第30-31页 |
3.4.2 与特质愤怒沉浸相关的脑结构结果 | 第31-32页 |
3.4.3 中介分析结果 | 第32页 |
3.5 讨论 | 第32-35页 |
4.总讨论 | 第35-38页 |
4.1 讨论 | 第35-36页 |
4.2 本研究的贡献 | 第36页 |
4.3 本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第36-38页 |
5.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6页 |
附录1 愤怒沉浸问卷 | 第46-47页 |
附录2 敌意归因偏向分量表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53页 |
硕士期间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