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理论论文--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论文

多重研究视域中的《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绪论第7-13页
    第一节 经典电影作品的接受史:作为个案的《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第7-8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述第8-11页
        一、国内研究第8-9页
        二、国外研究第9-11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第11-13页
第一章 《卡里加利博士》历史评论回顾第13-20页
    第一节 上映后的剧烈反响与争议(20年代—30年代)第14-16页
    第二节 社会政治视域的转向(40年代—60年代)第16-18页
    第三节 原始剧本重现与评论多元化展开(70年代至今)第18-20页
第二章 对《卡里加利博士》形式与风格的研究第20-33页
    第一节 对德国表现主义与《卡里加利博士》之关系的研究第20-23页
        一、德国表现主义的形成及意义概述第20-22页
        二、第一部表现主义电影的诞生第22-23页
    第二节 电影的表现主义艺术风格研究第23-28页
        一、视觉设计与布景研究第24-26页
        二、非自然主义的表演研究第26-28页
    第三节 对框形故事的质疑——穿上表现主义华服的戏剧第28-33页
第三章 形式之外:不同政治、文化、心理视域中的《卡里加利博士》第33-50页
    第一节 克拉考尔社会心理学视域分析第33-37页
        一、暴君权威形象的塑造第34-36页
        二、德国民众集体潜意识与电影中的“反革命”第36-37页
    第二节 浪漫主义双重分身主题的复归第37-42页
        一、浪漫主义传统故事与电影选材第38-39页
        二、《卡里加利博士》中的双重分身第39-42页
    第三节 精神分析创伤理论解读第42-45页
        一、弗洛伊德创伤理论与战后电影第42-43页
        二、创伤阴影与人物的疯狂浑沌第43-45页
    第四节 女权主义视角下的《卡里加利博士》第45-48页
        一、帕特里斯·佩特罗——男性身份认同的失败第46-47页
        二、凯瑟琳·克莱门特——恋父情结隐喻第47-48页
    第五节 卡里加利的催眠术与幽灵般的电影本体第48-50页
结语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影作为诱惑--从虚拟现实开始的媒介完整性畅想与反思
下一篇:山东民间说唱艺术的审美价值及当代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