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词(Abbreviations) | 第11-12页 |
1 前言 | 第12-20页 |
1.1 茅苍术概况 | 第12页 |
1.2 茅苍术的发展历程 | 第12-13页 |
1.3 主要活性成分 | 第13-14页 |
1.4 现代医学研究 | 第14-15页 |
1.5 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 | 第15-19页 |
1.5.1 SSR分子标记技术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第16-18页 |
1.5.2 分子标记技术在茅苍术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9-20页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0-36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0-23页 |
2.1.1 材料的来源 | 第20页 |
2.1.2 叶型分类 | 第20页 |
2.1.3 材料分群 | 第20页 |
2.1.4 不同居群的材料叶型和材料名称的简写 | 第20-23页 |
2.1.5 试验区域概况 | 第23页 |
2.2 SSR分子标记的研究方法 | 第23-27页 |
2.2.1 供试材料DNA提取 | 第23-25页 |
2.2.2 SSR引物的筛选原则 | 第25页 |
2.2.3 PCR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 | 第25-26页 |
2.2.4 PCR产物的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电泳检测 | 第26-27页 |
2.3 表型数据的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27-28页 |
2.4 活性成分的测定方法 | 第28-32页 |
2.4.1 苍术素的含量测定 | 第28-30页 |
2.4.2 β-桉叶醇的含量测定 | 第30-32页 |
2.4.3 醚浸出物含量的测定 | 第32页 |
2.5 化学指纹图谱的建立 | 第32-34页 |
2.5.1 供试样品的制备与分析方法 | 第32-33页 |
2.5.2 稳定性试验 | 第33页 |
2.5.3 精密度试验 | 第33-34页 |
2.5.4 重复性试验 | 第34页 |
2.6 数据的分析方法 | 第34-36页 |
2.6.1 分子标记多态性分析 | 第34-35页 |
2.6.2 表型数据数据分析方法 | 第35-3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6-62页 |
3.1 基于SSR分子标记结果的分析 | 第36-49页 |
3.1.1 供试材料基于SSR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6-43页 |
3.1.2 居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3-49页 |
3.2 基于表型数据间的分析 | 第49-58页 |
3.2.1 供试材料的农艺性状分析 | 第49-50页 |
3.2.2 供试材料的油室特征差异 | 第50-53页 |
3.2.3 供试材料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比较 | 第53-55页 |
3.2.4 表型数据相关性分析 | 第55-56页 |
3.2.5 表型数据的聚类分析 | 第56-58页 |
3.3 化学指纹图谱的建立 | 第58-62页 |
3.3.1 供试材料化学指纹图谱的建立 | 第58-60页 |
3.3.2 化学指纹图谱共有峰聚类分析 | 第60-62页 |
4 讨论与总结 | 第62-68页 |
4.1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62-65页 |
4.1.1 分子标记多态性分析 | 第62-63页 |
4.1.2 居群间遗传多态性分析 | 第63-64页 |
4.1.3 居群结构分析 | 第64-65页 |
4.2 表型数据相关性分析 | 第65页 |
4.3 供试材料根茎化学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 | 第65-66页 |
4.4 不同聚类结果的比较分析 | 第66页 |
4.5 总结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附录A | 第76-105页 |
附录B | 第105-106页 |
致谢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