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大数据背景下我国设立被遗忘权的法理分析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引言第16-17页
第一章 被遗忘权的概念与属性辨析第17-27页
    第一节 被遗忘权的概念第17-22页
        一、“被遗忘权”与“忘却权”辨析第18-19页
        二、“被遗忘权”与“删除权”辨析第19-21页
            (一) “被遗忘权”与欧盟不同发展阶段的“删除权”第19-21页
            (二) “被遗忘权”与基本字面含义的“删除权”第21页
        三、被遗忘权的概念界定第21-22页
    第二节 被遗忘权的性质界定第22-27页
        一、被遗忘权是一种人格权第22-23页
        二、被遗忘权是一种附属权利第23-27页
            (一) 隐私权框架下的“被遗忘权”第24-25页
            (二) 个人信息权框架下的“被遗忘权”第25-27页
第二章 被遗忘权的构成要素及权利边界第27-37页
    第一节 被遗忘权的构成要素第27-32页
        一、被遗忘权的权利主体第27-30页
        二、被遗忘权的义务主体第30页
        三、被遗忘权的客体第30-31页
        四、被遗忘权的内容第31-32页
    第二节 被遗忘权的道德立足点与权利边界第32-37页
        一、探讨被遗忘权的道德立足点第32-33页
        二、被遗忘权的权利边界第33-37页
            (一) 被遗忘权与公众知情权、言论自由权第34-35页
            (二) 被遗忘权与公共利益第35-37页
第三章 大数据背景下我国设立被遗忘权的必要性第37-49页
    第一节 被遗忘权在域外的发展概况及对比分析第37-43页
        一、被遗忘权在域外的发展概况第37-41页
        二、对待被遗忘权的不同态度分析——以欧盟和美国为例第41-43页
            (一) 立法理念和隐私文化的不同第41-42页
            (二) 国家利益的博弈第42-43页
        三、欧盟与美国对被遗忘权的不同态度对我国的启示第43页
    第二节 大数据背景下我国设立被遗忘权的现实需求第43-49页
        一、大数据背景下建立个人信息保护预防机制的要求第44-45页
        二、大数据背景下保护数字化人格的要求第45-47页
        三、大数据背景下建立网络删帖新秩序的要求第47-48页
        四、大数据背景下维护国家信息主权的要求第48-49页
第四章 被遗忘权在我国相关立法中的完善第49-57页
    第一节 被遗忘权在我国的现行立法基础第49-52页
        一、我国相关立法中的“删除”条款第49-51页
        二、我国《民法总则》为被遗忘权的设立指明路径第51-52页
    第二节 被遗忘权在我国实体法中的完善第52-55页
        一、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中对被遗忘权的规定第52-53页
        二、被遗忘权在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中的完善第53-55页
            (一) 详细规定被遗忘权的具体适用情形第53-54页
            (二) 明确侵害被遗忘权的责任规定第54页
            (三) 增加保护未成年人的特殊规定第54-55页
    第三节 增加被遗忘权在我国程序法上的规定第55-56页
        一、增加被遗忘权的诉讼管辖规定第55页
        二、增加被遗忘权适用的域外效力规定第55-56页
    第四节 设立个人信息监督机关,监督被遗忘权的执行第56-57页
        一、域外设立个人信息监督机关的实践第56页
        二、个人信息监督机关针对被遗忘权的具体职能第56-57页
结语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后记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铺租赁权质押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3D打印技术背景下CAD文件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