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缩略词表 List of Abbreviation | 第7-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3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1.2 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1.2.1 辣椒CMS的来源及材料选育 | 第11页 |
1.2.2 细胞学观察及生理生化研究 | 第11-12页 |
1.2.3 育性恢复基因的分子研究 | 第12-14页 |
1.2.4 不育基因的分子研究 | 第14页 |
1.2.5 育性和不育相关基因的筛选和分析 | 第14-15页 |
1.3 辣椒细胞核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4 绒毡层与雄蕊育性的关系 | 第16-19页 |
1.4.1 绒毡层的发育及功能 | 第16页 |
1.4.2 绒毡层发育相关基因 | 第16-19页 |
1.5 下一代测序技术 | 第19-20页 |
1.5.1 下一代测序技术简介 | 第19页 |
1.5.2 下一代测序技术在辣椒研究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1.6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 | 第20-21页 |
1.6.1 VIGS技术原理 | 第20-21页 |
1.6.2 VIGS技术在辣椒研究中的应用 | 第21页 |
1.7 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辣椒花药的转录组分析 | 第23-45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3-29页 |
2.2.1 植物材料 | 第23-24页 |
2.2.2 转录组测序 | 第24-26页 |
2.2.3 半定量RT-PCR | 第26-28页 |
2.2.4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28-29页 |
2.2.5 育性相关候选基因的筛选 | 第29页 |
2.2.6 转录组信息重新分析 | 第29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9-44页 |
2.3.1 无参考基因组的转录组分析 | 第29-35页 |
2.3.2 转录组分析结果的验证 | 第35-37页 |
2.3.3 育性相关候选基因的筛选 | 第37-41页 |
2.3.4 有参考基因组的转录组分析 | 第41-44页 |
2.4 讨论 | 第44-45页 |
第三章 育性相关基因的筛选及分析 | 第45-73页 |
3.1 引言 | 第45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45-52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45页 |
3.2.2 总RNA的提取 | 第45-46页 |
3.2.3 半定量RT-PCR分析 | 第46页 |
3.2.4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 | 第46-50页 |
3.2.5 CaAMS基因的全长克隆 | 第50页 |
3.2.6 CaAMS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50页 |
3.2.7 CaAMS的亚细胞定位 | 第50-51页 |
3.2.8 CaAMS基因启动子的克隆 | 第51-52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52-70页 |
3.3.1 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52-54页 |
3.3.2 候选基因的功能分析 | 第54-58页 |
3.3.3 CaAMS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58-59页 |
3.3.4 CaAMS基因的可变剪接分析 | 第59-63页 |
3.3.5 CaAMS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63-66页 |
3.3.6 CaAMS的亚细胞定位 | 第66-67页 |
3.3.7 CaAMS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分析 | 第67-70页 |
3.3.8 辣椒花粉发育调控基因的比对 | 第70页 |
3.4 讨论 | 第70-73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
附录 | 第87-91页 |
个人简介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