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3页 |
Abstract | 第13-14页 |
英文缩略语表 | 第15-16页 |
常用数学符号表 | 第16-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9页 |
1.1 引言 | 第17页 |
1.2 研究背景和现状 | 第17-24页 |
1.2.1 物理层安全技术 | 第17-18页 |
1.2.2 大规模MIMO技术 | 第18-22页 |
1.2.3 大规模MIMO物理层安全技术 | 第22-24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1.4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 第25-27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25页 |
1.4.2 论文结构 | 第25-27页 |
1.5 论文的主要贡献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多用户大规模MIMO系统下行链路功率缩放辅助安全传输方案 | 第29-67页 |
2.1 引言 | 第29-30页 |
2.2 下行链路系统模型与安全传输方案 | 第30-34页 |
2.2.1 下行链路系统模型 | 第30-33页 |
2.2.2 下行链路功率缩放辅助安全传输方案 | 第33-34页 |
2.3 窃听者天线数受限条件下的下行链路安全性能分析 | 第34-56页 |
2.3.1 理想信道估计条件下的保密性能分析 | 第34-44页 |
2.3.2 信道估计误差条件下的保密性能分析 | 第44-56页 |
2.4 窃听者天线数不受限条件下的下行链路安全性能分析 | 第56-59页 |
2.4.1 理想信道估计条件下的保密性能分析 | 第56-57页 |
2.4.2 信道估计误差条件下的保密性能分析 | 第57-59页 |
2.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9-65页 |
2.5.1 窃听者天线数受限条件下的下行链路安全性能仿真 | 第59-63页 |
2.5.2 窃听者天线数不受限条件下的下行链路安全性能仿真 | 第63-6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三章 多用户大规模MIMO系统上行链路功率缩放辅助安全传输方案 | 第67-97页 |
3.1 引言 | 第67-68页 |
3.2 上行链路系统模型与安全传输方案 | 第68-71页 |
3.2.1 上行链路系统模型 | 第68-70页 |
3.2.2 上行链路功率缩放辅助安全传输方案 | 第70-71页 |
3.3 窃听者天线数受限条件下的上行链路安全性能分析 | 第71-87页 |
3.3.1 理想信道估计条件下的保密性能分析 | 第71-77页 |
3.3.2 信道估计误差条件下的保密性能分析 | 第77-87页 |
3.4 窃听者天线数不受限条件下的上行链路安全性能分析 | 第87-90页 |
3.4.1 理想信道估计条件下的保密性能分析 | 第87-88页 |
3.4.2 信道估计误差条件下的保密性能分析 | 第88-90页 |
3.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90-96页 |
3.5.1 窃听者天线数受限条件下的上行链路安全性能仿真 | 第90-93页 |
3.5.2 窃听者天线数不受限条件下的上行链路安全性能仿真 | 第93-9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第四章 多用户大规模MIMO系统下行链路原始符号相位旋转安全传输方案 | 第97-119页 |
4.1 引言 | 第97-98页 |
4.2 下行链路系统模型 | 第98-101页 |
4.2.1 下行信道 | 第99-100页 |
4.2.2 信号建模 | 第100页 |
4.2.3 信号接收与侦听 | 第100-101页 |
4.3 下行链路原始符号相位旋转安全传输方案 | 第101-105页 |
4.3.1 上行信道估计阶段 | 第102页 |
4.3.2 原始符号相位随机旋转阶段 | 第102-103页 |
4.3.3 参考信号广播阶段 | 第103页 |
4.3.4 下行信号发射与原始符号恢复阶段 | 第103页 |
4.3.5 相干时间间隔帧结构 | 第103-105页 |
4.4 下行链路安全性能分析 | 第105-111页 |
4.4.1 上行信道估计阶段保密性能分析 | 第105页 |
4.4.2 原始符号相位随机旋转阶段保密性能分析 | 第105页 |
4.4.3 参考信号广播阶段保密性能分析 | 第105-106页 |
4.4.4 下行信号发射与原始符号恢复阶段保密性能分析 | 第106-107页 |
4.4.5 基站端大规模MIMO天线阵列的作用 | 第107页 |
4.4.6 大规模MIMO窃听者误符号率分析 | 第107-109页 |
4.4.7 系统保密速率分析 | 第109页 |
4.4.8 信道估计误差对保密性能的影响 | 第109-110页 |
4.4.9 大规模MIMO基站的发射功率 | 第110-111页 |
4.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111-116页 |
4.5.1 下行链路大规模MIMO窃听者性能仿真 | 第111-113页 |
4.5.2 下行链路用户性能仿真 | 第113-11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16-119页 |
第五章 多用户大规模MIMO系统上行链路原始符号相位旋转安全传输方案. | 第119-137页 |
5.1 引言 | 第119页 |
5.2 上行链路系统模型 | 第119-122页 |
5.2.1 上行信道 | 第120-121页 |
5.2.2 信号建模 | 第121页 |
5.2.3 信号接收与侦听 | 第121-122页 |
5.3 上行链路原始符号相位旋转安全传输方案 | 第122-125页 |
5.3.1 上行信道估计阶段 | 第123页 |
5.3.2 随机天线选择阶段 | 第123页 |
5.3.3 参考信号广播阶段 | 第123页 |
5.3.4 原始符号相位随机旋转阶段 | 第123-124页 |
5.3.5 上行信号发射与原始符号恢复阶段 | 第124页 |
5.3.6 相干时间间隔帧结构 | 第124-125页 |
5.4 上行链路安全性能分析 | 第125-128页 |
5.4.1 上行信道估计阶段保密性能分析 | 第126页 |
5.4.2 随机天线选择阶段保密性能分析 | 第126页 |
5.4.3 参考信号广播阶段保密性能分析 | 第126页 |
5.4.4 原始符号相位随机旋转阶段保密性能分析 | 第126页 |
5.4.5 上行信号发射与原始符号恢复阶段保密性能分析 | 第126-127页 |
5.4.6 基站端大规模MIMO天线阵列的作用 | 第127页 |
5.4.7 大规模MIMO窃听者误符号率分析 | 第127页 |
5.4.8 系统保密速率分析 | 第127页 |
5.4.9 信道估计误差对保密性能的影响 | 第127-128页 |
5.4.10 所有用户的总发射功率 | 第128页 |
5.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128-136页 |
5.5.1 上行链路大规模MIMO窃听者性能仿真 | 第128-131页 |
5.5.2 上行链路大规模MIMO基站性能仿真 | 第131-13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36-137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137-143页 |
6.1 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 第137-140页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140-143页 |
致谢 | 第143-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145-155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155-157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第157-159页 |
附录 | 第159-164页 |
A 定理2.1的证明 | 第159-163页 |
B 定理2.2的证明 | 第163-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