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影片英雄角色塑造研究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绪论 | 第9-12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第二节 动画英雄角色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动画英雄角色本体论 | 第12-20页 |
第一节 英雄的定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动画英雄角色的定义 | 第13-14页 |
第三节 动画英雄角色的分类 | 第14-16页 |
一、勇武超凡的力量型英雄 | 第14页 |
二、才智过人的智慧型英雄 | 第14-15页 |
三、善良无私的平民型英雄 | 第15-16页 |
第四节 英雄角色的功能与意义 | 第16-20页 |
一、类型化的动画角色 | 第16页 |
二、英雄崇拜的内在需求 | 第16-17页 |
三、戏剧化叙事的核心 | 第17-19页 |
四、“真、善、美”价值观的代言人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动画英雄角色塑造方法论 | 第20-37页 |
第一节 英雄角色的造型特点分析 | 第20-23页 |
一、容貌特征分析 | 第20-21页 |
二、形体特征分析 | 第21-22页 |
三、色彩特征分析 | 第22-23页 |
第二节 通过性格与行为塑造 | 第23-25页 |
一、英雄角色性格的塑造 | 第23-24页 |
二、英雄角色语言行为的塑造 | 第24-25页 |
第三节 英雄角色塑造与传统艺术元素结合 | 第25-31页 |
一、角色原型从民间故事取材 | 第26-27页 |
二、角色塑造与京剧艺术结合 | 第27-28页 |
三、角色塑造与剪纸艺术结合 | 第28-29页 |
四、角色塑造与年画艺术结合 | 第29-30页 |
五、数字化动画制作方式与传统艺术的结合 | 第30-31页 |
第四节 、通过视听语言塑造 | 第31-37页 |
一、通过声音塑造角色 | 第31-33页 |
二、通过色彩塑造角色 | 第33-34页 |
三、通过蒙太奇塑造角色 | 第34-37页 |
第三章 中美英雄角色形象的对比 | 第37-41页 |
第一节 中国动画英雄与美国动画英雄的差异 | 第37-38页 |
一、传奇化身份与平民化身份的差异 | 第37-38页 |
二、革命英雄与非革命英雄的碰撞 | 第38页 |
第二节 中美动画英雄形象差异探因 | 第38-41页 |
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 第39页 |
二、权力距离对阶级的构建和弱化 | 第39-41页 |
第四章 目前中国动画英雄角色塑造存在的不足 | 第41-44页 |
第一节 剧本设计缺乏创新 | 第41-42页 |
一、动画题材创新不足 | 第41-42页 |
二、教化有余、娱乐不足 | 第42页 |
第二节 角色扁平化 | 第42-44页 |
第五章 新时期以来动画英雄形象的嬗变 | 第44-48页 |
第一节 贴近生活:娱乐化与平民化的趋势 | 第44-46页 |
一、英雄塑造娱乐化的趋势 | 第44-45页 |
二、英雄塑造平民化的趋势 | 第45-46页 |
第二节 有血有肉:扁平人物向圆形人物的嬗变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