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法师儒释融合教育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4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7-9页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和创新之处 | 第9-12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印光大师教育思想的形成 | 第14-35页 |
第一节 形成背景 | 第14-21页 |
一.时代背景 | 第14-15页 |
二.文化背景 | 第15-18页 |
三.大师生活及修学经历 | 第18-21页 |
第二节 大师教育思想的来源 | 第21-35页 |
一.儒家思想 | 第21-25页 |
二.佛教思想 | 第25-27页 |
三.对儒释一贯的思考 | 第27-35页 |
(一)以孝为本的融通思想 | 第27-29页 |
(二)因果为儒释思想之根本 | 第29-32页 |
(三)关于人的心性思考 | 第32-35页 |
第二章 印光大师教育思想内容及方法 | 第35-55页 |
第一节 大师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35-47页 |
一.以家庭教育为载体的伦常道德教育 | 第37-41页 |
二.因果报应教育 | 第41-43页 |
三.了脱生死的净土法门教育 | 第43-47页 |
第二节 大师施行的教育方法 | 第47-55页 |
一.言传身教法 | 第47-50页 |
二.答疑解惑法 | 第50-52页 |
三.循循善诱法 | 第52-55页 |
第三章 印光大师教育思想的意义及启示 | 第55-59页 |
第一节 印光大师教育思想的意义 | 第55-57页 |
第二节 印光大师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