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1.2.1 土壤盐渍化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2.2 土壤盐分与灌溉水化学关系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2.3 腰坝绿洲土壤盐渍化和水化学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9-28页 |
2.1 自然条件 | 第19-22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19页 |
2.1.2 地形地貌 | 第19-20页 |
2.1.3 气象水文 | 第20-22页 |
2.2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2-25页 |
2.2.1 地下水赋存条件及分布规律 | 第22-23页 |
2.2.2 井灌区含水岩组分布特征 | 第23-24页 |
2.2.3 地下水系统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第24-25页 |
2.3 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问题 | 第25-28页 |
2.3.1 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 第25-26页 |
2.3.2 农业灌溉引发的问题 | 第26-28页 |
第三章 腰坝绿洲土壤盐分与灌溉水质特征 | 第28-44页 |
3.1 采样点的布设及样品的采集和测试 | 第28-31页 |
3.1.1 采样点的布设 | 第28页 |
3.1.2 采集与测试 | 第28-30页 |
3.1.3 数据处理 | 第30-31页 |
3.2 土壤盐分及其化学组分特征 | 第31-38页 |
3.2.1 土壤盐渍化特征 | 第31-33页 |
3.2.2 土壤盐渍化剖面特征 | 第33-38页 |
3.3 灌溉水质特征 | 第38-43页 |
3.3.1 灌溉水主要化学组分特征 | 第38-40页 |
3.3.2 灌溉水化学类型的划分 | 第40-41页 |
3.3.3 灌溉水化学组分主成分分析 | 第41-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土壤与灌溉水盐分及其化学组分时空变异特征分析 | 第44-64页 |
4.1 地统计学理论基础 | 第44-46页 |
4.2 表层土壤盐分及其化学组分空间变异统计分析 | 第46-53页 |
4.2.1 表层土壤盐分及其化学组分半方差函数的拟合 | 第46-48页 |
4.2.2 土壤盐分及化学组分Kriging空间插值结果分析 | 第48-53页 |
4.3 灌溉水盐分及其化学组分空间变异统计分析 | 第53-59页 |
4.3.1 灌溉水盐分及化学组分半方差函数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4.3.2 灌溉水盐分及化学组分Kriging空间插值结果分析 | 第54-59页 |
4.4 近50年以来土壤含盐量与灌溉水矿化度动态变化规律 | 第59-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五章 腰坝绿洲土壤盐分与灌溉水质关系 | 第64-80页 |
5.1 典型土壤剖面盐分与灌溉水化学组分关系研究 | 第64-70页 |
5.1.1 典型剖面土壤盐分垂向分布与灌溉水组分变化 | 第65-67页 |
5.1.2 沿径流方向典型剖面土壤盐分与灌溉水组分变化 | 第67-70页 |
5.2 土壤盐分与灌溉水化学组分主成分分析 | 第70-71页 |
5.3 土壤盐分与灌溉水质关联度分析 | 第71-78页 |
5.3.1 灰色关联分析原理及数据处理 | 第71-75页 |
5.3.2 表土含盐组分与灌溉水质的关联度分析 | 第75-76页 |
5.3.3 不同土壤层位盐分与灌溉水质的关联度分析 | 第76-7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80-83页 |
结论 | 第80-81页 |
建议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9-90页 |
发表的论文 | 第89页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