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8页 |
1.1.1 互联网发展现状与其局限性 | 第11-12页 |
1.1.2 信息中心网络的提出 | 第12-15页 |
1.1.3 NDN转发引擎瓶颈问题 | 第15-17页 |
1.1.4 路由缓存研究 | 第17-18页 |
1.2 研究内容与主要贡献 | 第18页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8-20页 |
第2章 NDN体系架构概述 | 第20-27页 |
2.1 NDN网络体系架构 | 第20-21页 |
2.2 NDN报文类型 | 第21页 |
2.3 NDN命名机制 | 第21-23页 |
2.4 NDN核心转发引擎 | 第23-24页 |
2.5 NDN路由机制 | 第24-25页 |
2.6 NDN转发机制 | 第25-26页 |
2.7 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基于汇聚点的缓存与转发机制 | 第27-55页 |
3.1 现有的NDN转发引擎优化方案 | 第27-30页 |
3.1.1 FIB、PIT和CS的优化的数据结构 | 第27-29页 |
3.1.2 缓存协同策略 | 第29-30页 |
3.2 基本框架及描述 | 第30-31页 |
3.3 哈希函数 | 第31-32页 |
3.4 转发机制原理——隧道 | 第32-34页 |
3.5 基本隧道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3.6 请求和响应的转发过程 | 第37-39页 |
3.6.1 兴趣包转发过程 | 第37-38页 |
3.6.2 数据包转发过程 | 第38-39页 |
3.7 其他场景讨论 | 第39-41页 |
3.7.1 多哈希域下基于汇聚点的缓存与转发机制 | 第39-40页 |
3.7.2 混合哈希域下基于汇聚点的缓存与转发机制 | 第40-41页 |
3.8 仿真实验及性能分析 | 第41-54页 |
3.8.1 仿真平台OMNeT++和ccnSim介绍 | 第41-43页 |
3.8.2 仿真代码设计 | 第43-45页 |
3.8.3 仿真环境设置 | 第45-47页 |
3.8.4 性能分析 | 第47-54页 |
3.9 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NDN路由缓存 | 第55-64页 |
4.1 现有IP路由缓存研究 | 第55-56页 |
4.2 NDN路由缓存的缓存隐藏问题 | 第56-57页 |
4.3 Atomic路由缓存 | 第57-58页 |
4.4 On-the-fly路由缓存 | 第58-60页 |
4.5 仿真实验及性能分析 | 第60-63页 |
4.5.1 路由缓存命中率 | 第61-62页 |
4.5.2 路由缓存替换次数 | 第62-63页 |
4.6 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5.1 工作总结 | 第64-65页 |
5.2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