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温室大棚的背景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5页 |
1.4 课题来源、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架构 | 第15-16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智能温室系统总体设计 | 第17-32页 |
2.1 智能温室大棚系统框图 | 第17-19页 |
2.1.1 传统智能温室解决方案 | 第17-18页 |
2.1.2 本文系统的总框架 | 第18-19页 |
2.2 无线传输方案设计 | 第19-23页 |
2.3 传感器模块选型 | 第23-30页 |
2.4 软件系统分析 | 第30-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温室环境的多传感器融合技术 | 第32-38页 |
3.1 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介绍 | 第32页 |
3.2 改进型自适应加权融合算法的实现 | 第32-34页 |
3.2.1 多传感器预处理 | 第32-33页 |
3.2.2 多传感器的分批估计 | 第33页 |
3.2.3 多传感器的自适应加权融合 | 第33-34页 |
3.3 算法仿真分析 | 第34-37页 |
3.4 本章总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38-47页 |
4.1 硬件整体框图 | 第38-39页 |
4.2 底层数据端的采集和传输 | 第39-43页 |
4.2.1 采集端电源电路的设计 | 第39-41页 |
4.2.2 节点电路的整体设计 | 第41-42页 |
4.2.3 节点电路的滤波设计 | 第42-43页 |
4.3 传感器节点的设计 | 第43-44页 |
4.4 主控电路硬件设计 | 第44-45页 |
4.5 串口屏显示模块 | 第45-4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 第47-61页 |
5.1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第47-51页 |
5.1.1 串口屏界面设计概述 | 第47-49页 |
5.1.2 串口屏界面控制 | 第49-51页 |
5.2 软件架构设计 | 第51-54页 |
5.2.1 节点设计程序分析 | 第51-53页 |
5.2.2 主控程序结构分析 | 第53-54页 |
5.3 系统移植和驱动函数设计 | 第54-57页 |
5.3.1 μC/OS-II系统移植简介 | 第54-56页 |
5.3.2 μC/OS-II移植的步骤 | 第56-57页 |
5.4 系统应用程序设计 | 第57-6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系统云平台的搭建 | 第61-72页 |
6.1 OneNet设备云平台架构 | 第61-65页 |
6.1.1 OneNet设备云平台事件触发机制 | 第63页 |
6.1.2 OneNet设备云平台多层网络协同技术 | 第63-64页 |
6.1.3 OneNet设备云平台的网络通信方式 | 第64-65页 |
6.2 基于云平台的终端设备的接入 | 第65-66页 |
6.3 通信终端主程序设计 | 第66-71页 |
6.3.1 终端设备与云平台 | 第68-70页 |
6.3.2 终端数据打包上传 | 第70-71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七章 系统平台的测试 | 第72-79页 |
7.1 硬件模块调试 | 第72-74页 |
7.2 软件模块调试 | 第74-78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8.1 论文总结 | 第79-80页 |
8.2 论文展望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附录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