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3页 |
1.2.1 新老混凝土接触面抗剪强度试验方法 | 第14-15页 |
1.2.2 老混凝土粘结面处理方式 | 第15-17页 |
1.2.3 新老混凝土粘结面粗糙度评定 | 第17-20页 |
1.2.4 新老混凝土界面剂 | 第20页 |
1.2.5 新老混凝土粘结机理及粘结影响因素 | 第20-23页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23-24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新老混凝土粘结面抗剪性能试验 | 第25-47页 |
2.1 试验概况 | 第25-43页 |
2.1.1 试件设计 | 第25-26页 |
2.1.2 试验原材料与配合比及性能 | 第26-28页 |
2.1.3 普通混凝土碳化处理 | 第28-29页 |
2.1.4 老混凝土接触面处理 | 第29-35页 |
2.1.5 粘结抗剪试件的制作 | 第35-41页 |
2.1.6 粘结面应变测量 | 第41-42页 |
2.1.7 试验装置 | 第42-43页 |
2.2 试验过程 | 第43-44页 |
2.3 试验结果 | 第44-4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三章 粘结面抗剪试验结果分析与极限抗剪承载力计算 | 第47-63页 |
3.1 顶面加固极限抗剪承载力对比分析 | 第47-50页 |
3.1.1 凿毛无界面剂试件与凿毛刷水泥浆试件 | 第47-48页 |
3.1.2 切槽试件(二型)与凿毛刷水泥浆试件 | 第48-49页 |
3.1.3 切槽试件(二型)与植筋试件 | 第49-50页 |
3.1.4 老混凝土碳化对粘结强度的影响 | 第50页 |
3.2 侧面加固极限抗剪承载力对比分析 | 第50-52页 |
3.2.1 凿毛无界面剂试件与凿毛刷水泥浆试件 | 第50-51页 |
3.2.2 切槽试件(二型)与凿毛刷水泥浆试件 | 第51-52页 |
3.2.3 切槽试件(二型)与植筋试件 | 第52页 |
3.3 底面加固极限抗剪承载力对比分析 | 第52-55页 |
3.3.1 凿毛无界面剂试件与凿毛刷水泥浆试件 | 第52-53页 |
3.3.2 切槽(二型)与凿毛刷水泥浆试件 | 第53-54页 |
3.3.3 四类切槽试件 | 第54页 |
3.3.4 切槽试件与植筋试件 | 第54-55页 |
3.4 不同加固方位对粘结强度的影响 | 第55-58页 |
3.4.1 凿毛无界面剂试件对比 | 第55-56页 |
3.4.2 凿毛刷水泥浆试件对比 | 第56-57页 |
3.4.3 植筋试件对比 | 第57页 |
3.4.4 切槽试件对比 | 第57-58页 |
3.5 不同新混凝土强度试件剪应力对比 | 第58页 |
3.6 极限抗剪承载力回归分析 | 第58-6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四章 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与粘结失效机理 | 第63-78页 |
4.1 顶面加固应力-应变试验曲线 | 第63-65页 |
4.1.1 切槽(二型) | 第63-64页 |
4.1.2 凿毛刷水泥浆 | 第64页 |
4.1.3 植筋 | 第64-65页 |
4.2 侧面加固应力-应变试验曲线 | 第65-67页 |
4.2.1 切槽(二型) | 第65-66页 |
4.2.2 凿毛刷水泥浆 | 第66页 |
4.2.3 植筋 | 第66-67页 |
4.3 底面加固应力-应变试验曲线 | 第67-69页 |
4.3.1 切槽(二型) | 第67-68页 |
4.3.2 凿毛刷水泥浆 | 第68页 |
4.3.3 植筋 | 第68-69页 |
4.4 粘结面粘结变形特征与失效模式分析 | 第69-77页 |
4.4.1 粘结面变形特征 | 第69-70页 |
4.4.2 粘结面失效模式 | 第70-7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8-81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