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状况综述 | 第10-13页 |
1.2.1 精矿滤液系统特点 | 第10-11页 |
1.2.2 国内外精矿滤液水回用系统分析 | 第11-12页 |
1.2.3 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精矿滤液水回用和新型排液装置设计 | 第14-26页 |
2.1 系统改造的需求分析及结构选型 | 第14-17页 |
2.2 新型排液装置的提出及可行性分析 | 第17-20页 |
2.2.1 一般滤液水排液系统配置 | 第17-19页 |
2.2.2 高差滤液水排液系统配置 | 第19-20页 |
2.2.3 两种滤液水排液系统现场使用故障率统计分析 | 第20页 |
2.3 系统总体方案确定 | 第20-22页 |
2.4 精矿滤液水回用和新型排液装置前期实验验证 | 第22-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精矿滤液水回用过程控制系统方案 | 第26-33页 |
3.1 精矿滤液水回用过程控制需求分析 | 第26-27页 |
3.1.1 开车控制需求分析 | 第26页 |
3.1.2 稳定控制需求分析 | 第26页 |
3.1.3 控制目标及要求 | 第26-27页 |
3.2 初级沉降箱进料流量控制 | 第27-30页 |
3.2.1 沉降箱双闭环比值控制 | 第27-28页 |
3.2.2 沉降箱过程控制 | 第28-30页 |
3.3 沉降箱浓度控制 | 第30-31页 |
3.3.1 初级沉降箱浓度控制 | 第30页 |
3.3.2 二级沉降箱浓度控制 | 第30-31页 |
3.4 清水箱液位-浓度串级控制 | 第31-32页 |
3.4.1 液位-浓度串级控制回路 | 第31页 |
3.4.2 液位-浓度串级控制系统参数整定——逐次逼近法 | 第31-32页 |
3.4.3 液位-浓度过程控制 | 第3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精矿滤液水回用作为网络节点的PROFINET设计 | 第33-45页 |
4.1 精矿滤液水回用网络节点的厂区工业网络分析 | 第33-34页 |
4.2 精矿滤液水回用作为网络节点的方案设计依据 | 第34-38页 |
4.2.1 PROFINET工业以太网 | 第34-36页 |
4.2.2 通信协议标准 | 第36-37页 |
4.2.3 通信方法 | 第37页 |
4.2.4 冗余网络设计理由 | 第37-38页 |
4.3 精矿滤液水回用网络节点的工业网络设备选型 | 第38-39页 |
4.4 精矿滤液水回用网络节点冗余网络工程实施方案 | 第39-44页 |
4.4.1 网络结构实施方案 | 第39-40页 |
4.4.2 网络功能实现步骤 | 第40-42页 |
4.4.3 通信验证方法 | 第42-43页 |
4.4.4 网络可用性 | 第43-44页 |
4.4.5 网络扩展性 | 第4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精矿滤液水回用过程控制试验 | 第45-55页 |
5.1 精矿滤液水回用顺序过程控制试验 | 第45-47页 |
5.1.1 精矿滤液水回用SFC顺序流程 | 第45-47页 |
5.1.2 精矿滤液水回用CFC过程控制试验 | 第47页 |
5.2 精矿滤液水回用参数整定试验 | 第47-52页 |
5.2.1 单回路参数整定试验——临界比例度法 | 第47-49页 |
5.2.2 串级控制参数整定试验——逐次逼近法 | 第49-52页 |
5.3 沉降箱液位过程控制试验 | 第52-5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个人简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