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2.1 金属板材弹性与晶粒对称性和晶粒取向分布关系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2 金属板材塑性与晶粒对称性和晶粒取向分布关系的研究 | 第13-14页 |
1.2.3 织构系数的测量技术 | 第14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理论准备 | 第16-40页 |
2.1 金属板材微结构的描述 | 第16-18页 |
2.2 多晶体织构系数的转换公式 | 第18-22页 |
2.2.1 多晶体在参考晶粒变换时织构系数的转换公式 | 第18-20页 |
2.2.2 多晶体在材料转动时织构系数的转换公式 | 第20-21页 |
2.2.3 材料对称性与晶粒对称性对织构系数的限制 | 第21-22页 |
2.3 多晶体材料的弹性本构关系 | 第22-31页 |
2.3.1 单晶的弹性本构关系 | 第22-23页 |
2.3.2 材料力学性能的客观性 | 第23-24页 |
2.3.3 对称结构晶粒的弹性本构关系 | 第24-28页 |
2.3.4 多晶体材料的宏观弹性本构 | 第28-31页 |
2.4 立方晶粒正交板材塑性性质 | 第31-34页 |
2.4.1 立方晶粒屈服函数及塑性张量 | 第31-32页 |
2.4.2 多晶体材料宏观塑性张量参数 | 第32-34页 |
2.5 RAM-SNAP-5000设备介绍及测量原理 | 第34-40页 |
2.5.1 脉冲回波法 | 第34-36页 |
2.5.2 谐振法测超声波速 | 第36-37页 |
2.5.3 超声波换能器 | 第37-40页 |
第3章 正交金属板材弹性性质与塑性性质的关联性及有限元数值模拟 | 第40-51页 |
3.1 正交金属板材弹性性质与织构系数关系 | 第40-42页 |
3.2 正交金属板材的塑性参数与织构系数的关系 | 第42-45页 |
3.3 正交金属板材弹塑性关联性的数值验证 | 第45-50页 |
3.3.1 立方晶粒弱织构正交集合多晶体板材的模型建立 | 第45-48页 |
3.3.2 约束及加载模式 | 第48页 |
3.3.3 计算结果 | 第48-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立方晶粒正交金属板材织构系数与超声横波及纵波波速的关系及其测量 | 第51-66页 |
4.1 材料织构与超声波速关系的研究 | 第51页 |
4.2 各向异性体中的波 | 第51-53页 |
4.3 纵波和横波在立方晶粒正交板材中的传播 | 第53-57页 |
4.4 超声波测量正交板材织构系数及各向同性材料弹性常数 | 第57-65页 |
4.4.1 超声横波、纵波测量钢板的织构系数的方法 | 第57-59页 |
4.4.2 10mm钢板的织构系数测量结果 | 第59-62页 |
4.4.3 RITEC超声测量系统在测定各向同性材料弹性常数中的应用 | 第62-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5章 正交板材织构系数与瑞利波速的关系及其测量 | 第66-87页 |
5.1 特征值方法推导瑞利波在立方晶粒正交板材中的传播 | 第66-73页 |
5.2 利用Stroh公式推导瑞利波在立方晶粒正交板材中的传播 | 第73-84页 |
5.2.1 考虑波动效应各向异性弹性Stroh公式 | 第73-77页 |
5.2.2 立方晶粒正交集合金属板材S_3的计算表达式 | 第77-79页 |
5.2.3 特征方程的近似 | 第79-81页 |
5.2.4 立方晶粒正交集合板材瑞利波速的确定 | 第81-84页 |
5.3 瑞利波测量与超声纵、横波测量钢板的织构系数及对比 | 第84-8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7-89页 |
6.1 结论 | 第87页 |
6.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附录 | 第95-98页 |
附录A Voigt-Notation | 第95-96页 |
附录B 不同厚度钢板织构系数的超声测量结果 | 第96-9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