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深度学习的特征检测与识别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 本文组织结构第16-17页
第2章 本文相关研究工作第17-29页
    2.1 梯度检测理论第17-18页
    2.2 基于模板检测原理第18-20页
    2.3 局部二值模式(LBP)原理第20-21页
    2.4 局部二值模式(LBP)特性第21-23页
        2.4.1 旋转不变性第21-22页
        2.4.2 尺度不变性第22-23页
    2.5 卷积神经网络原理第23-28页
        2.5.1 感知机模型第23-24页
        2.5.2 感知机学习策略第24-25页
        2.5.3 感知机学习算法第25-26页
        2.5.4 卷积操作第26-27页
        2.5.5 池化流程第27-28页
    2.6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基于FAST算子的LMFIIK方法第29-43页
    3.1 FAST算子识别第29-31页
        3.1.1 KD树构造第29-30页
        3.1.2 搜索kd树第30-31页
    3.2 识别方法:ID3算法第31-35页
        3.2.1 特征选择第32页
        3.2.2 决策树的生成第32-33页
        3.2.3 决策树的剪枝第33-35页
    3.3 特征检测算法第35-39页
        3.3.1 FAST算法缺陷第35-36页
        3.3.2 积分核重构FAST数据结构第36-37页
        3.3.3 应用LBP原理区分特征第37-38页
        3.3.4 局部中值滤波第38-39页
    3.4 实验与分析第39-42页
        3.4.1 算法在公共数据库的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9-40页
        3.4.2 LMFIIK算法与其他算法对比实验第40-42页
    3.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特征检测与识别第43-51页
    4.1 卷积神经网络结构第43-46页
        4.1.1 局部感受野第43-44页
        4.1.2 权值共享第44-45页
        4.1.3 分类函数Softmax第45页
        4.1.4 预防过拟合第45-46页
    4.2 模型构建第46-48页
    4.3 实验与分析第48-50页
        4.3.1 模型训练第48-49页
        4.3.2 模型应用第49-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1-53页
    5.1 总结第51页
    5.2 未来工作展望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双目视觉的六履带行走装置轨迹跟踪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深度学习和位置指纹的RFID室内定位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