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政治理论论文--政治学史、政治思想史论文--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

黄宗羲《孟子师说》的政治思想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1.2 研究的意义第11页
    1.3 文献综述第11-14页
        1.3.1 民主萌芽说第11-12页
        1.3.2 民本说第12-13页
        1.3.3 新民本说第13页
        1.3.4 研究评析第13-14页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4页
    1.5 创新之处第14-16页
第二章 黄宗羲政治生涯及《孟子师说》成书背景第16-21页
    2.1 黄宗羲的政治生涯略述第16-17页
    2.2 《孟子师说》成书背景第17-21页
第三章 《孟子师说》的政治思想第21-33页
    3.1 仁义王道政治哲学第21-27页
        3.1.1 仁义之道第21-23页
        3.1.2 王霸之分第23-24页
        3.1.3 三代治世第24-27页
    3.2 政治批判思想第27-33页
        3.2.1 社会风气第27-28页
        3.2.2 “杨墨之害”第28-29页
        3.2.3 废先王之法而不用第29-30页
        3.2.4 君视臣为犬马第30-31页
        3.2.5 对仁义观念的曲解第31页
        3.2.6 土地与赋税制度第31-32页
        3.2.7 为贫致仕第32-33页
第四章 黄宗羲政治思想的内在流变第33-41页
    4.1 《孟子师说》较《明夷待访录》的诸多变化第33-36页
    4.2 黄宗羲政治思想流变的历史依据第36-37页
    4.3 《孟子师说》之于黄氏政治思想的意蕴第37-41页
第五章 黄宗羲政治思想的历史影响和局限性第41-49页
    5.1 黄宗羲政治思想的历史影响第41-44页
    5.2 “尊君-罪君”文化的樊笼第44-46页
    5.3 政治哲学层面的非理性第46-49页
第六章 黄宗羲政治思想的当代启示第49-54页
    6.1 回归传统的时代哲学背景第49-51页
    6.2 黄宗羲政治思想优秀内涵的现实意义第51-54页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90后”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问题研究
下一篇:日本工匠精神的传承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以秋山木工和金刚组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