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党的基层工作论文--文教、卫生论文

“90后”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问题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引言第9-16页
    1.1 研究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第9-10页
        1.1.1 党建工作发展的新要求第9-10页
        1.1.2 丰富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第10页
        1.1.3 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第10页
    1.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2-13页
        1.3.1 研究思路第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4 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第13页
        1.4.1 研究重点第13页
        1.4.2 研究难点第13页
    1.5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相关内容概述第13-16页
        1.5.1 学生党员和高校党员发展概念厘定第13-14页
        1.5.2 高校党员发展质量评价标准第14-16页
第2章 新时期提升高校党员发展质量的重要性第16-21页
    2.1 党的建设与发展的意义第16-17页
        2.1.1 有利于建设学习型政党第16-17页
        2.1.2 有利于增强党的引领能力第17页
        2.1.3 关系党的前途和未来第17页
    2.2 对于高校的意义第17-19页
        2.2.1 有利于增强高校党组织的活力,完善高校党建工作第17-18页
        2.2.2 有利于提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第18页
        2.2.3 有利于提升高校党员整体质量第18页
        2.2.4 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第18-19页
    2.3 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第19-21页
        2.3.1 激励他们成为一个有抱负的新青年第19页
        2.3.2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爱国意识第19-20页
        2.3.3 学会吃苦耐劳的精神第20-21页
第3章 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现状分析第21-30页
    3.1 “90后”大学生党员现状第21-23页
        3.1.1 “90后”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总体状况第21页
        3.1.2 “90后”大学生党员总体思想特点第21-23页
    3.2 高校发展学生党员质量的一般经验和保障措施第23-24页
        3.2.1 基层党支部会议的学习教育第23页
        3.2.2 党课培训的系统学习第23页
        3.2.3 党员实践活动的教育培养第23-24页
    3.3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在具体操作中存在的不足第24-30页
        3.3.1 “90后”大学生方面自身存在的问题分析第24-26页
        3.3.2 高校党支部发展党员存在的问题分析第26-30页
第4章 高校发展学生党员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0-37页
    4.1 学生自身原因第30-31页
        4.1.1 有盲目跟风随大流现象第30页
        4.1.2 入党动机复杂第30-31页
        4.1.3 入党之后表现相对懈怠第31页
    4.2 家庭原因第31-33页
        4.2.1 家庭教育方式失当第31-32页
        4.2.2 家人党员价值观念出现偏差第32页
        4.2.3 “强迫式”的入党引导第32-33页
    4.3 社会环境因素第33-34页
        4.3.1 社会矛盾复杂化影响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第33页
        4.3.2 用人单位对党员的过分看重第33-34页
        4.3.3 网络文化的渗透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第34页
    4.4 学校原因第34-37页
        4.4.1 学校教育模式相对单一第34-35页
        4.4.2 高校党支部管理需要进一步完善第35页
        4.4.3 入党程序比较繁琐,时间成本高第35-37页
第5章 新时期高校提升党员发展质量的途径与措施第37-46页
    5.1 党员发展横向联动,做好治理过程的“三个主体建设”第37-39页
        5.1.1 以党团支部为“心脏”,紧密推进大本营建设第37-38页
        5.1.2 以高校情境构建为视野,长远塑造党员教育培养格局第38页
        5.1.3 以家庭素质养成为基石,合理营造子女素质本位教育第38-39页
    5.2 构建学生党员发展保障脉络,力争形式结构合理合法化第39-41页
        5.2.1 源头治理保质量,严格落实出入机制建设第39-40页
        5.2.2 多方联动提格局,全面务实形式方法建设第40-41页
    5.3 完善党员发展中“三个阶段”的党性教育体系第41-43页
        5.3.1 入党前的党性教育第41-42页
        5.3.2 入党时的党性教育第42页
        5.3.3 入党后的党性教育第42-43页
    5.4 逐步明确党员发展监督体系的三个梳理第43-46页
        5.4.1 党员发展层级监督第43-44页
        5.4.2 主体有效性监督第44-45页
        5.4.3 党员自我监督第45-46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和《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比较研究
下一篇:黄宗羲《孟子师说》的政治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