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5页 |
前言 | 第10页 |
1.1 碳点纳米材料及分类 | 第10-12页 |
1.1.1 富勒烯 | 第11页 |
1.1.2 碳纳米角 | 第11页 |
1.1.3 碳纳米管 | 第11页 |
1.1.4 石墨烯 | 第11-12页 |
1.1.5 碳点 | 第12页 |
1.2 碳点的制备 | 第12-15页 |
1.2.1 电化学剥离法 | 第12-13页 |
1.2.2 酸裂解法 | 第13页 |
1.2.3 微波辅助法 | 第13-14页 |
1.2.4 激光消融法 | 第14页 |
1.2.5 水热合成法 | 第14-15页 |
1.3 碳点在检测过程中的应用 | 第15-17页 |
1.3.1 生物成像 | 第15-16页 |
1.3.2 食品安全检测 | 第16-17页 |
1.3.3 金属离子检测 | 第17页 |
1.4 碳点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1 荧光分析法 | 第17页 |
1.4.2 紫外-可见光光谱法 | 第17-18页 |
1.4.3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 第18页 |
1.4.4 其他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5页 |
第二章 基于水热法合成的新型氮掺杂碳点及其在钴离子与维生素B-12 检测和细胞成像方面的应用 | 第25-41页 |
2.1 前言 | 第25-2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6-28页 |
2.2.1 试剂 | 第26-27页 |
2.2.2 仪器装置 | 第27页 |
2.2.3 荧光碳点的合成 | 第27页 |
2.2.4 荧光量子产率的测量 | 第27-28页 |
2.2.5 荧光检测Co~(2+)离子 | 第28页 |
2.2.6 细胞成像 | 第2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8-37页 |
2.3.1 碳点的表征 | 第28-31页 |
2.3.2 荧光碳点的稳定性 | 第31-32页 |
2.3.3 碳点对Co~(2+)离子的荧光响应 | 第32-35页 |
2.3.4 在实际样品中检测Co~(2+)离子 | 第35-36页 |
2.3.5 应用于细胞成像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第三章 基于水热法合成的新型氮掺杂碳点及其在汞离子和细胞成像方面的应用 | 第41-56页 |
3.1 前言 | 第41-4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2-44页 |
3.2.1 试剂 | 第42-43页 |
3.2.2 仪器装置 | 第43页 |
3.2.3 荧光碳点的合成 | 第43页 |
3.2.4 碳点功能化 | 第43-44页 |
3.2.5 Hg~(2+)离子的检测 | 第44页 |
3.2.6 细胞毒性检测 | 第44页 |
3.2.7 共聚焦显微镜成像 | 第4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4-52页 |
3.3.1 碳点的表征 | 第44-48页 |
3.3.2 碳点对Co~(2+)离子的荧光响应 | 第48-50页 |
3.3.3 细胞毒性测试及细胞成像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作者简历 | 第5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