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我国辩诉交易制度的构建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引言第12-13页
一、辩诉交易制度的概念及特征第13-16页
    (一) 辩诉交易制度的概念第13-14页
    (二) 辩诉交易制度的特征第14-16页
二、辩诉交易制度域外考察第16-24页
    (一) 英美法系国家辩诉交易制度考察第16-18页
        1. 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第16-17页
        2. 英国的辩诉交易制度第17-18页
    (二) 大陆法系国家辩诉交易制度考察第18-21页
        1. 意大利的辩诉交易制度第18-20页
        2. 法国的辩诉交易制度第20-21页
    (三) 域外辩诉交易制度的分析与启示第21-24页
        1. 美国的启示第21-22页
        2. 英国的启示第22页
        3. 意大利的启示第22-23页
        4. 法国的启示第23-24页
三、我国构建辩诉交易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第24-32页
    (一) 构建辩诉交易制度的必要性第24-28页
        1. 有限的司法资源与庞大的案件基数的矛盾第24-25页
        2. 检察官与被告的零和博弈状态的矛盾第25-26页
        3. 被告与被害人的诉累与繁杂诉讼程序的矛盾第26-27页
        4. 理想正义与通过诉讼实现的有限正义的矛盾第27-28页
    (二) 构建辩诉交易制度的可行性第28-32页
        1. 辩诉交易是否践踏正义与司法公正性第28-29页
        2. 辩诉交易在我国是否存在诉讼模式障碍第29-30页
        3. 我国的司法体制是否决定了辩诉交易的非均衡性第30页
        4. 辩诉交易中的被告认罪的真实性是否无法保证第30-32页
四、关于我国辩诉交易制度的构建建议第32-44页
    (一) 称谓选择第32页
    (二) 协商主体第32-34页
        1. 被害人应当纳入辩诉协商制度的主体范围第33页
        2. 保障辩护律师的有效参与第33-34页
    (三) 适用范围第34-37页
        1. 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案件不适用第34-35页
        2. 社会危害性大,犯罪性质恶劣的案件不适用第35-36页
        3. 被害人反对的案件有限适用第36-37页
        4. 未成年犯罪案件不适用第37页
        5. 二审及再审案件不适用第37页
    (四) 协商内容第37-39页
        1. 只能存在量刑协商第38页
        2. 量刑协商的区间为预期法定刑的三分之一且不得超过两年第38-39页
    (五) 程序构建第39-42页
        1. 适用阶段第39-40页
        2. 启动程序第40-41页
        3. 协商过程第41页
        4. 法院审查程序第41-42页
    (六) 监督机制第42-44页
        1. 检察机关的监督第42页
        2. 法院的监督第42-43页
        3. 被害人及其他第三方的监督第43-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刑民交叉视野下的虚假诉讼研究
下一篇:论我国恐怖活动犯罪刑事特别程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