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刑民交叉视野下的虚假诉讼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引言第11-13页
一、虚假诉讼范围的刑民协调第13-24页
    (一) 虚假诉讼主体范围的刑民协调第13-17页
        1. 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提起虚假诉讼第13-14页
        2. 单方当事人虚构事实、伪造证据提起虚假诉讼第14-16页
        3. 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进行虚假民事诉讼第16-17页
    (二) 虚假诉讼发生场合的刑民协调第17-20页
        1. 民事法律规制的虚假诉讼发生场合第17-19页
        2. 刑事法律规制的虚假诉讼发生场合第19-20页
        3. 刑民法律对虚假诉讼发生场合的规定应当相对统一第20页
    (三) 虚假诉讼表现形式的刑民协调第20-24页
        1. 侵犯他人财产性利益的虚假诉讼第21页
        2. 侵犯他人非财产性利益的虚假诉讼第21-22页
        3. 妨害司法秩序的虚假诉讼第22-24页
二、虚假诉讼侵权与犯罪的界分第24-36页
    (一) 作为侵权的虚假诉讼第24-28页
        1. 虚假诉讼纳入侵权行为的根据第24-25页
        2. 虚假诉讼侵权的行为要件第25-26页
        3. 虚假诉讼侵权的结果要件第26-27页
        4. 虚假诉讼侵权的主观要件第27-28页
    (二) 作为犯罪的虚假诉讼第28-33页
        1. 虚假诉讼罪的行为结构第29-31页
        2. 虚假诉讼罪的既遂结构第31-33页
    (三) 虚假诉讼侵权与犯罪的比较分析第33-36页
        1. 作为侵权和作为犯罪的虚假诉讼的区别第33-34页
        2. 虚假诉讼由侵权向犯罪的演变第34页
        3. 虚假诉讼的侵权责任与刑事责任第34-36页
三、虚假诉讼中刑民程序交错的分析与协调第36-46页
    (一) 虚假诉讼刑民程序的衔接与转化第36-43页
        1. 虚假诉讼的发现第36-39页
        2. 刑事诉讼介入的情形第39-40页
        3. 刑事诉讼介入后的案件审理顺序第40-43页
    (二) 虚假诉讼刑民程序交错下的其他问题第43-46页
        1. 刑事追诉权的行使第43-44页
        2. 管辖法院的选择第44-45页
        3. 对法院生效裁判的承认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审判中心诉讼制度之人性分析
下一篇:我国辩诉交易制度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