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原子能技术论文--受控热核反应(聚变反应理论及实验装置)论文--热核装置论文--磁约束装置论文--闭合等离子体装置论文

EAST等离子体位形控制优化及系统辨识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2页
    1.1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位形控制第16-17页
    1.2 EAST位形控制系统第17-19页
    1.3 课题研究意义第19页
    1.4 论文结构第19-22页
第二章 面向控制的等离子体响应模型第22-40页
    2.1 简介第22-23页
    2.2 RZIP模型第23-26页
        2.2.1 最简RZIP模型的状态方程形式第23-26页
        2.2.2 系统输出方程第26页
    2.3 垂直位移控制响应模型第26-31页
        2.3.1 模型化简第29-31页
    2.4 位形控制响应模型第31-40页
        2.4.1 静态响应模型第31-35页
        2.4.2 模型验证第35-40页
第三章 面向控制的系统辨识第40-72页
    3.1 系统辨识简介第40-42页
    3.2 ARMAX模型简介第42-43页
    3.3 垂直位移控制系统辨识第43-48页
        3.3.1 辨识实验设计第43-44页
        3.3.2 辨识结果分析第44-46页
        3.3.3 基于辨识模型的控制优化第46-48页
    3.4 位形控制系统辨识第48-72页
        3.4.1 辨识实验设计第49页
        3.4.2 信号预处理第49-50页
        3.4.3 辨识结果分析第50-72页
第四章 垂直位移控制优化第72-102页
    4.1 垂直位移控制简介第72-76页
        4.1.1 EAST垂直位移控制系统介绍第72页
        4.1.2 垂直位移估算第72-76页
    4.2 控制器设计需求第76-82页
        4.2.1 安全控制需求第77页
        4.2.2 系统噪声分析第77-80页
        4.2.3 系统延迟分析第80-82页
    4.3 时间最优控制器设计第82-90页
        4.3.1 最优控制简介第82页
        4.3.2 极小值原理及时间最优控制的求解第82-84页
        4.3.3 垂直位移控制的时间最优控制第84-86页
        4.3.4 对系统延迟及噪声的优化第86-88页
        4.3.5 实验结果第88-90页
    4.4 速度反馈控制器及其优化第90-102页
        4.4.1 速度反馈控制器设计第90-91页
        4.4.2 对系统延迟及噪声的优化第91-102页
第五章 多输入多输出形状控制优化第102-120页
    5.1 形状控制简介第102页
    5.2 极向场电流控制解耦第102-104页
        5.2.1 极向场电流解耦控制器设计第102-103页
        5.2.2 模拟结果第103-104页
    5.3 形状控制解耦矩阵第104-108页
    5.4 实验结果第108-12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20-122页
    6.1 总结第120-121页
    6.2 展望第121-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26页
附录A 基于SIMULINK及RZIP等离子体响应模型的位形控制模拟第126-130页
致谢第130-132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废弃地生态修复与景观再造模式研究--以武汉园博园为例
下一篇:谐振抑制型低频混合滤波装置关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