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论文--电力系统的运行论文

太原电网薄弱环节辨识及可靠性提高措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课题背景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电力系统在运行环境下的可靠性分析研究第12-13页
        1.2.3 电力系统薄弱环节的识别第13-15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5-16页
第2章 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第16-25页
    2.1 电力系统可靠性基本概念第16页
    2.2 可靠性评估指标第16-19页
        2.2.1 元件的可靠性模型第16-17页
        2.2.2 常用系统可靠性评估指标第17-19页
    2.3 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常用方法第19-23页
        2.3.1 状态枚举法第19-20页
        2.3.2 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第20-23页
    2.4 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基本流程第23-24页
    2.5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供电可靠性影响因素分析第25-34页
    3.1 元件可靠性参数第25-30页
        3.1.1 设备自身健康状况对元件故障率的影响第26页
        3.1.2 运行环境对元件故障率的影响第26-30页
    3.2 系统电气参数第30-31页
    3.3 网络结构第31-33页
    3.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电力系统薄弱环节识别第34-40页
    4.1 可靠性跟踪模型第34-36页
        4.1.1 可靠性跟踪准则第34-35页
        4.1.2 可靠性跟踪指标第35-36页
    4.2 灵敏度分析模型第36-39页
    4.3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5章 提高配电网可靠性措施第40-43页
    5.1 加强配电网规划和改造优化配网结构第40页
    5.2 实时状态检修缩短停电时间第40-41页
    5.3 降低故障率的技术措施第41-42页
    5.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6章 太原电网可靠性研究及其改善措施第43-49页
    6.1 太原电网简介第43-44页
    6.2 太原电网可靠性评估及薄弱环节识别第44-46页
    6.3 太原电网改善措施第46-48页
    6.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49-51页
    7.1 结论第49页
    7.2 展望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作者简介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的用户隐私保护研究
下一篇:余热锅炉中SCR反应器的新型布置形式及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