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模式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电力线路检修模式的发展历程 | 第10-12页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2-15页 |
1.3.1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1.3.3 国内外研究趋势 | 第14-15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输电线路状态评价 | 第17-33页 |
2.1 输电线路的构成 | 第17-20页 |
2.2 高架系统状态分类 | 第20-21页 |
2.3 高架系统状态量 | 第21-32页 |
2.3.1 状态量等级分类 | 第21页 |
2.3.2 状态量标准 | 第21-31页 |
2.3.3 状态评价 | 第31-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状态检测技术 | 第33-44页 |
3.1 状态检测项目 | 第33-34页 |
3.2 等值盐密的测量 | 第34-37页 |
3.2.1 等值盐密测量方法的提出 | 第34-35页 |
3.2.2 等值盐密测量的基本原理 | 第35-36页 |
3.2.3 电导率测量及等值盐密的计算 | 第36-37页 |
3.3 红外测温 | 第37-43页 |
3.3.1 红外测温原理 | 第37-38页 |
3.3.2 红外测温特点 | 第38页 |
3.3.3 输电线路热缺陷产生原因 | 第38-39页 |
3.3.4 输电线路热缺陷判定标准 | 第39-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基于GIS的离线辅助状态检修 | 第44-52页 |
4.1 基于GIS'状态检修系统的提出 | 第44页 |
4.2 GIS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 | 第44-45页 |
4.3 GIS数据库结构 | 第45-46页 |
4.4 基于GIS的建立污区图 | 第46-48页 |
4.5 基于离线监测的状态检修 | 第48-51页 |
4.5.1 离线状态检修实现形式 | 第48-50页 |
4.5.2 离线状态检修的在线补充 | 第50页 |
4.5.3 离线状态检修下的定期检修 | 第50页 |
4.5.4 离线状态检修的检修队伍调整 | 第50-51页 |
4.5.5 建立专家系统 | 第5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3页 |
5.1 结论 | 第52页 |
5.2 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