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天津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本文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4-17页 |
第2章 集装箱多式联运概述 | 第17-24页 |
·集装箱多式联运的有关概念 | 第17-20页 |
·集装箱多式联运涵义及特征 | 第17-18页 |
·集装箱多式联运的运输组织形式 | 第18-19页 |
·集装箱多式联运优越性 | 第19页 |
·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19-20页 |
·无水港 | 第20-24页 |
·无水港的概念 | 第20-21页 |
·无水港的功能 | 第21-22页 |
·无水港在集装箱多式联运中的作用 | 第22-24页 |
第3章 新形势下天津港集装箱多式联运分析 | 第24-44页 |
·天津港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现状 | 第24-29页 |
·天津港的集装箱班列运输现状 | 第24-27页 |
·天津港的腹地现状 | 第27页 |
·天津港的无水港发展现状 | 第27-28页 |
·天津港的自身政策现状 | 第28-29页 |
·天津港面临的新形势及其对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影响 | 第29-39页 |
·新宏观环境 | 第29-31页 |
·国家新政策环境 | 第31-37页 |
·天津港新发展环境 | 第37-39页 |
·新形势下天津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的必要性 | 第39-41页 |
·新形势下天津港集装箱多式联运存在的问题 | 第41-44页 |
·集装箱班列与海洋运输缺乏有效衔接的问题 | 第41-42页 |
·集装箱班列运输能力不足的问题 | 第42页 |
·多式联运信息资源的共享问题 | 第42页 |
·不同箱源互通互融问题 | 第42页 |
·船公司在内陆地区的营销网络不健全问题 | 第42页 |
·口岸海关、检验检疫等单位监管政策的问题 | 第42-43页 |
·铁路内部的衔接与配合问题 | 第43-44页 |
第4章 基于无水港的多式联运网络的成本优化模型 | 第44-58页 |
·模型的介绍 | 第44-46页 |
·类轴辐射网络 | 第44-45页 |
·模型的说明 | 第45-46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46-55页 |
·模型的思路 | 第46-48页 |
·模型的假设及符号说明 | 第48-50页 |
·成本函数 | 第50-55页 |
·模型的应用 | 第55-58页 |
第5章 发展天津港集装箱多式联运的策略建议 | 第58-63页 |
·加大揽货力度 | 第58-60页 |
·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吸引货源、挖掘货源 | 第58页 |
·建立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协调机制 | 第58-59页 |
·加快无水港建设,开发内陆腹地货源 | 第59-60页 |
·加大内贸集装箱运输力度,大力发展集装箱班列运输 | 第60页 |
·提高港口服务水平 | 第60-62页 |
·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发挥路、港、航的合力作用 | 第60-61页 |
·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 第61页 |
·采用灵活的运价机制和费用政策 | 第61-62页 |
·资本运作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