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其他论文

新媒体公益众筹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轻松筹”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8-17页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8-9页
    二、核心概念界定第9-10页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5页
    四、研究方法第15-17页
第一章 公益众筹的形成、发展与角色第17-31页
    第一节 公益众筹的形成背景及现状第17-23页
        一、形成背景第17-21页
            (一) 传统公益筹资渠道扩充第17-19页
            (二) 众筹过程信任机制建立第19-20页
            (三) 公益传播活动新形式兴起第20-21页
        二、发展现状第21-23页
            (一) 我国公益众筹平台发展概况第21-22页
            (二) 我国公益众筹市场规模分析第22-23页
    第二节 公益众筹的产生原因第23-26页
        一、外部催化:互联网与公益、众筹的三元互动第23-25页
        二、内部驱动:公益事业寻求新型传播模式第25-26页
    第三节 公益众筹中各角色分析第26-31页
        一、发起人:“故事化”叙事层面的吸引策略第26-28页
        二、出资方:选择性心理机制第28-29页
        三、众筹平台:运营条件优化第29-31页
第二章 轻松筹的运营模式与经验第31-43页
    第一节 公益众筹平台的典型——“轻松筹”第31-34页
        一、轻松筹的发展历史、现状第31-34页
        二、轻松筹的运营模式第34页
    第二节 轻松筹的成功原因第34-43页
        一、封闭式、同质化的微信传播环境第34-36页
            (一) 熟人社交下的劝服效果第34-35页
            (二) 病毒式的快速传播路径第35-36页
        二、基于情感交换的网络利他行为产生第36-37页
            (一) 同情经济学:同情的互惠机制第36页
            (二) 同情政治学:地位的差异机制第36-37页
        三、新媒体赋权为网民深度介入提供了前提第37-41页
            (一) 话语权:提供选择与表达的自由第37-38页
            (二) 知情权:跟踪反馈项目进展信息第38-41页
        四、移动支付助力网络公益发展第41-43页
            (一) 手机支付成为习惯第41页
            (二) 红包支付、余额支付、零钱支付的心理暗示第41-43页
第三章 公益众筹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第43-49页
    第一节 公益众筹存在的问题第43-46页
        一、资产运作不透明,众筹款项实际用途缺乏监督第43-44页
        二、个人求助准入门槛较低,发起人情况难以保证真实性第44-46页
        三、法律体系不够完善第46页
    第二节 公益众筹应对策略第46-49页
        一、加强行业自律和法律监管第46-47页
        二、强化公开募捐信息平台主体责任第47-48页
        三、加强个人求助信息审核与责任追溯第48-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致谢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戏台为中心的村落公共空间研究--以晋东南寺河村为例
下一篇:民国初年《临时政府公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