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0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本文的主要结构 | 第9-10页 |
第二章 神经元的预备知识 | 第10-14页 |
2.1 神经元的结构 | 第10-12页 |
2.2 量化神经元动力学性质指标 | 第12-14页 |
第三章 随机微分方程的基本理论和数值模拟方法 | 第14-20页 |
3.1 Wiener过程 | 第14页 |
3.2 Ito积分 | 第14页 |
3.3 随机微分方程的数值模拟 | 第14-15页 |
3.4 离子通道动力学模型 | 第15-20页 |
3.4.1 单个离子通道动力学模型 | 第15-17页 |
3.4.2 多个离子通道动力学模型 | 第17-18页 |
3.4.3 离子通道门控变量的Langevin方程 | 第18-20页 |
第四章 单个神经元的动力学性质研究 | 第20-26页 |
4.1 确定HH模型 | 第20-22页 |
4.2 随机HH模型 | 第22-25页 |
4.3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五章 延迟耦合神经网络的同步和共振性质 | 第26-38页 |
5.1 模型 | 第26页 |
5.2 离子通道噪声引发神经网络时空相干共振 | 第26-28页 |
5.3 离子通道噪声和延迟对全连接神经元网络的影响 | 第28-31页 |
5.4 突触延迟下网络拓扑的时空共振 | 第31-32页 |
5.5 依赖于神经元网络的大小 | 第32-34页 |
5.6 不应期 | 第34-36页 |
5.7 小结 | 第36-38页 |
第六章 相关泊松输入对p=0神经元网络的影响 | 第38-44页 |
6.1 模型 | 第38页 |
6.2 外部刺激对p=0神经元网络动力性质的影响 | 第38-40页 |
6.3 泊松输入和离子通道噪声对p=0神经元网络动力性质的影响 | 第40-42页 |
6.4 小结 | 第42-44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4页 |
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