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压力与支护论文--矿山压力与岩层移动论文--冲击地压论文

深井特厚煤巷冲击矿压评价及防治技术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页
    1.2 冲击矿压评价及防治现状研究分析第9-12页
        1.2.1 冲击矿压评价技术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冲击矿压防治理论及技术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3 目前冲击矿压评价及防治存在的问题第12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第12-14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2 研究目标第13页
        1.3.3 技术路线第13-14页
2 冲击矿压影响因素第14-28页
    2.1 冲击倾向性因素分析第14-22页
        2.1.1 煤、岩体冲击倾向性传统指标介绍第14-15页
        2.1.2 损伤统计本构模型特征分析第15-20页
        2.1.3 基于损伤统计本构模型的冲击倾向性指标第20-21页
        2.1.4 冲击倾向性指标测定试验研究第21-22页
    2.2 地质因素分析第22-25页
        2.2.1 开采深度第23-24页
        2.2.2 其他地质因素综述第24-25页
    2.3 开采因素第25-27页
        2.3.1 开采因素综述第25-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3 冲击矿压危险性评价系统第28-44页
    3.1 基于层次分析及模糊理论的建立评价模型第28-36页
        3.1.1 冲击矿压危险性评价理论模型第28-29页
        3.1.2 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理论第29-31页
        3.1.3 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函数构造第31-36页
    3.2 基于Java计算机编程技术的系统开发第36-42页
        3.2.1 系统介绍第36-37页
        3.2.2 软件功能展示第37-39页
        3.2.3 软件应用试例第39-42页
    3.3 本章小结第42-44页
4 基于“强弱强”理论的防冲技术数值模拟第44-59页
    4.1 冲击矿压巷道围岩控制机理第44-48页
        4.1.1 “强弱强”模型介绍第44-45页
        4.1.2 “强-弱-强”力学机理研究第45-47页
        4.1.3 基于“强-弱-强”理论的防冲策略第47-48页
    4.2 基于“强弱强”理论的数值模拟研究第48-57页
        4.2.1 震源等级为106J的冲击矿压分析第51-53页
        4.2.2 结构相同、位置相同、能量不同第53-54页
        4.2.3 震源相同,强支护相同,中间弱结构厚度不同第54-56页
        4.2.4 震源相同,弱结构相同,强支护强度不同第56-57页
    4.3 本章小结第57-59页
5 结论及展望第59-60页
    5.1 结论第59页
    5.2 展望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6页
附录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WCJ12E矿用无轨胶轮车车架强度与模态分析
下一篇:热处理对AZ3IB镁合金TIG焊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