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分析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 第15-17页 |
第2章 互联网金融的一般分析 | 第17-20页 |
2.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 第17-18页 |
2.2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 第18-20页 |
第3章 美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历程与影响 | 第20-25页 |
3.1 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 | 第20-22页 |
3.2 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影响 | 第22-25页 |
第4章 美国互联网金融形成机理与类型 | 第25-32页 |
4.1 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形成机理 | 第25页 |
4.2 美国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类型 | 第25-32页 |
4.2.1 互联网银行 | 第25-26页 |
4.2.2 互联网证券 | 第26-27页 |
4.2.3 互联网保险 | 第27页 |
4.2.4 第三方支付 | 第27-28页 |
4.2.5 P2P | 第28-30页 |
4.2.6 众筹 | 第30-32页 |
第5章 美国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与风险 | 第32-42页 |
5.1 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与特征 | 第32-35页 |
5.2 美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5.3 美国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 | 第37-42页 |
5.3.1 美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来源 | 第37-38页 |
5.3.2 美国的传统金融风险 | 第38-39页 |
5.3.3 美国互联网金融的新型风险 | 第39-42页 |
第6章 美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目标与模式 | 第42-49页 |
6.1 美国的金融监管目标与模式 | 第42-44页 |
6.1.1 美国的金融监管目标 | 第42-43页 |
6.1.2 美国的金融监管模式 | 第43-44页 |
6.2 美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目标与模式 | 第44-49页 |
6.2.1 美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目标 | 第44-45页 |
6.2.2 美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模式 | 第45-49页 |
第7章 美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 第49-57页 |
7.1 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 第49-54页 |
7.2 美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第54-57页 |
7.2.1 避免过度监管,支持稳健的金融创新 | 第54-55页 |
7.2.2 明确监管目标,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 | 第55页 |
7.2.3 明确监管职责,推进监管细则的制定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