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论文--激光技术、微波激射技术论文--激光器论文

量子级联激光器能级建模及驱动电源研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19页
    1.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第12-13页
        1.1.1 课题的来源第12页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QCL概述第13-14页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18页
        1.3.1 QCL能级建模第15-16页
        1.3.2 QCL驱动电源第16-18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第2章 QCL能级模型的建立第19-27页
    2.1 QCL发光机理及特性第19-21页
        2.1.1 QCL的发光机理第19-20页
        2.1.2 QCL的主要特性第20-21页
    2.2 QCL能级模型第21-24页
        2.2.1 传统二能级和三能级模型第21-23页
        2.2.2 新型二能级模型第23-24页
    2.3 新型二能级QCL等效电路模型第24-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QCL的PSpice仿真与分析第27-41页
    3.1 建立QCL的PSpice电路模型第27-31页
        3.1.1 OrCAD PSpice电路仿真平台第27-29页
        3.1.2 生成电路模型及元件库第29-30页
        3.1.3 QCL等效电路参数选取和PSpice元件库的生成第30-31页
    3.2 QCL基本特性的仿真结果与分析第31-38页
        3.2.1 直流特性分析第31-34页
        3.2.2 瞬态特性分析第34-38页
        3.2.3 交流特性分析第38页
    3.3 三种不同波长QCL的输出特性第38-40页
        3.3.1 P-I特性对比第39-40页
        3.3.2 延迟时间对比第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QCL驱动电源的研制第41-61页
    4.1 QCL驱动电源系统整体设计第41-42页
        4.1.1 QCL的驱动指标第41页
        4.1.2 系统原理第41-42页
    4.2 系统硬件部分第42-52页
        4.2.1 线性软启动电源模块第42-43页
        4.2.2 信号发生模块第43-47页
        4.2.3 恒流源模块第47-48页
        4.2.4 限流保护模块第48-49页
        4.2.5 通信与显示模块第49-52页
    4.3 系统软件部分第52-60页
        4.3.1 主程序第52-53页
        4.3.2 信号发生程序第53-56页
        4.3.3 信号采集程序第56-57页
        4.3.4 串口通信程序第57页
        4.3.5 液晶显示程序第57-58页
        4.3.6 LabVIEW系统监测程序第58-60页
    4.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5章 驱动电源的测试与应用第61-67页
    5.1 驱动电源的功能验证第61-62页
        5.1.1 扫描/调制信号第61页
        5.1.2 限流保护第61-62页
        5.1.3 P-I-V曲线第62页
    5.2 驱动电源的性能分析第62-64页
        5.2.1 设定工作电流与实际工作电流的误差第62-63页
        5.2.2 ADC采集电压偏差第63页
        5.2.3 长时间/不同负载电流稳定度第63-64页
    5.3 CO气体检测试验第64-65页
    5.4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6章 总结和展望第67-69页
    6.1 工作总结第67页
    6.2 工作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作者简介和研究成果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聚合物可变光衰减器及其稳定性研究
下一篇:In(GaSb)薄膜及量子点结构的MOCVD外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