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研究问题 | 第12页 |
1.3 概念界定 | 第12-15页 |
1.3.1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合作化 | 第12-14页 |
1.3.2 制度与组织 | 第14页 |
1.3.3 新农业 | 第14-15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5-22页 |
1.4.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1.4.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6-22页 |
1.5 理论视角社会学新制度主义 | 第22-23页 |
1.6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1.6.1 文献研究法 | 第23页 |
1.6.2 参与观察法与深度访谈法 | 第23-24页 |
第2章 J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创建背景 | 第24-33页 |
2.1 乡村女能人的朴素心愿 | 第24-27页 |
2.2 农资经销商的资本积累 | 第27-28页 |
2.3 村庄新农业的发展瓶颈 | 第28-30页 |
2.4 小结组织生成:技术背景与制度背景的双重建构 | 第30-33页 |
第3章 J果蔬专业合作社的整合发展 | 第33-39页 |
3.1 品牌创建与内部制度安排 | 第33-36页 |
3.2 经济效益与认同感的增强 | 第36-37页 |
3.3 政府的认可与荣誉的授予 | 第37-38页 |
3.4 小结组织维系:制度的认知模板与合法性实践 | 第38-39页 |
第4章 J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困境 | 第39-45页 |
4.1 农户的信任危机——农药事件 | 第39-41页 |
4.2 资本欠缺与市场受限 | 第41-42页 |
4.3 政府的支持欠缺——锦上添花与缺少雪中送炭 | 第42-44页 |
4.4 小结组织变迁:非正式制度的价值 | 第44-45页 |
第5章 分析与讨论 | 第45-50页 |
5.1 当前农业合作化的现实意义 | 第45-47页 |
5.1.1 农业特性与制度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 第45-46页 |
5.1.2 农业现代化下新型农民的教育课堂 | 第46-47页 |
5.1.3 活跃农村利于乡村治理的社会组织 | 第47页 |
5.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建议 | 第47-50页 |
5.2.1 规范管理体制:协调好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 第48页 |
5.2.2 融洽与政府关系:借政策之助引资源之便 | 第48-49页 |
5.2.3 打造特色农业:树立品牌打造特色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录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